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原创 > 正文

葱姜价格有些“高调”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王杰仁发布时间:2020-12-09 17:09:04

记者李辉摄

  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李辉)“目前,大葱价格已达近4年来最高水平,生姜价格达到近6年来最高水平。”邯郸市商务局市场运行调节处相关负责人说。

  大雪节气前后,邯郸气温不断下降,市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葱姜蒜“身价”却在火热上升。“才几天没买菜,成捆的大葱从每斤1.8元已涨到2.8元一斤!”“现在,饭店里葱姜蒜都用得少了。”近期,葱姜蒜价格上涨在各种网络平台上引起讨论和调侃。

  据中国农业信息网数据,11月份,大葱、生姜批发价格分别为每公斤4.56元、14.08元,较6月份分别上涨70.8%、45.9%,同比分别上涨99.1%、71.5%。


 

  6日,在乾政农贸市场,许多卖菜的商贩生意红火,但仅有的几家专卖生姜蒜的摊前却少有人问津,形成鲜明对比。专卖生姜的付先生说,近期生姜交易价格波动大,这几天生姜交易价在每斤6元左右,是近两个月来的最高价,两个月前单价还在4元左右。农贸市场上的零售价也从5元一斤涨到了超过10元一斤。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生姜价格就像是坐在过山车上,变化不断。2013年6月,生姜收购价每斤突破3元;2014年冬姜价开始下跌;2015年7月,收购价每斤在4元左右;2016年5月至当年底,每斤只卖到1.5元;2017年和2018年新姜上市时每斤售价近2元;2019年,每斤涨到三四元;今年是7年来的最高价。

  在滏阳河边早市,一个装满生姜的三轮车边围着几位正在挑选的市民,三轮上面挂着手写“6元”的牌子,引得人们纷纷驻足询问。记者走近一看,这些生姜多是半块,有的还有些干瘪。卖家炫耀说,自己的姜是附近价格最低的。“品相不好没关系,少买点儿,炒菜出了味儿就行。”买了两块生姜的葛大爷说。

  在丛台路美好之家超市,蔬菜区摆放着许多生姜,价格为7.99元/斤。许多顾客拿起又放下,“品相一般,价格不低。”贺大爷摇摇头说。

  多名生姜收购商表示,目前市场上的生姜基本都是去年的存货,而去年生姜产地受气候影响,产量普遍较低。经过近一年的市场消化,生姜逐渐减少,一些大收购商不断增加收购量,减少出货量,拉高了生姜价格。

  蒜葱提前涨价

  近期生姜身价倍增,大蒜也不甘落后,零售价持续上涨,已经超过了5元一斤。蔬菜商贩表示,往年大蒜涨价都是在冬季,而今年从秋季开始,大蒜就开始涨价了。

  记者走访农贸市场发现,大蒜的身影同样不多,个头大点的每斤5.5元,个头小点的每斤4.5元。在和平路经营一个包子店的市民孙永表示,他每月都会买上50斤大蒜用来泡醋蒜,随着蒜价上涨,醋蒜成本也增加了。“现在普通农贸市场销售大蒜的商贩比较少,我都是去早市上买。”

  6日一大早,记者在滏河桥边批发市场边,一名大姐正在兜售自家产的大蒜。“蒜的个头是小了点儿,但3元一斤还是很便宜的。”一名正在挑选的市民称。

  在永年批发市场从事蔬菜批发的刘先生告诉记者,本地大蒜一般在每年5月下旬上市,如果上市时价格好,蒜农就会直接卖掉,如果价格不好,就会等秋冬季再卖。今年大蒜上市时,市场零售价在每斤2元左右,相比往年同期并不高。不过,不到4个月,大蒜价格翻了两番多,而且还有上涨趋势。

  刘先生表示,蒜价上涨主要受采购需求的回暖影响,一方面大蒜储存入库量逐步增多,采购商采购积极;另一方面是大蒜加工厂采购需求较前期有所增加。蒜价上涨了,收购商的收购热情随之提高,加快了散户家里的存货进入流通环节。

  相比生姜,大葱身价稍显“低调”,不过近段时间价格上涨得明显。这几日,记者走访多家农贸市场发现,带叶大葱每斤售价在2.5元以上,去掉叶子的大葱每斤在5元左右。一个月前,大葱刚上市时,价格在1.8元左右。

  6日,蔬菜商贩刘师傅拉了一大车大葱售卖,每斤2.8元。市民张先生购买了一大捆,总价71.8元。张先生随手抖了抖大葱根部的泥土,再一称,“68.2元,”刘师傅一边过称,一边不满地嘟囔,“我是带着土进的菜,你一抖,就少了好几块,我会赔的。”

  刘师傅坦言,大葱一年可以种植好几茬,价格也会不断浮动,近期总体趋势为上涨,而且涨得有点“猛”。“往年冬季,干葱也就卖到三四元一斤,而现在的鲜葱一斤竟然也卖到了3元。”刘师傅说,去年同期大葱零售价每斤在1.5元左右。即使在去年冬季和今年春天,大葱价格也不高。由于今年大葱价格涨得过快,销量上不去,“往年,一车葱早早就卖完了,你看我这一天,整车葱才卖了四分之一。”刘师傅无奈地说。

  对此,蔚庄批发市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近期很多蔬菜都在涨价,大葱涨价也很明显,主要原因是本地大葱青黄不接,省外运来的大葱成本较高,最终体现在零售价上。今年夏季,各地雨水较大,大葱生长受到了一定影响,价格随之上涨。

  价格上涨有缘由

  对近期葱、姜、蒜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邯郸市商务局市场运行调节处相关负责人认为主要在供给端。

  一方面,效益降低导致葱、姜、蒜种植面积大幅下降。

  2017年-2019年,全国大葱批发价显著下降,多数时段低于每公斤3元的成本线,再加上2019年冬季偏暖,大葱长势好,产量高,导致供应过剩,产地价格低迷,农户种植积极性下滑,种植面积回调。据山东卓创资讯估算,2020年大葱种植面积较上年减少15%-20%,供给偏紧,价格上涨。

  生姜亦然。生姜季节生产、周年供应,每年10月份之前市场上销售的生姜,基本都是上年储存的。全国生姜价格自2017年第四季度从高位快速下跌后,长期保持低位运行,农户种姜收益下降,导致2019年种植面积减少约10%、产量大幅下降,导致今年市场供给整体偏紧、价格显著上涨。

  另一方面,降水偏多导致大葱、生姜单产下降。

  我国大葱、生姜产地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省份。今年7月—8月,主产区山东安丘、平度、青州,长江中下游江西、安徽等地都出现持续强降水。大葱根系弱,内涝5小时以上根系就会腐烂,预计今年洪涝天气导致大葱单产减少约30%。此外,部分地区受降雨影响培土偏晚,本应11月初上市的大葱向后推迟15天左右。生姜生产方面,2019年北方主产区受台风和洪涝灾害较重,今年也有一定不利影响,多雨天气往往加重姜瘟病,危害生姜地下根茎、根部、地上茎及叶片,导致近两年生姜单产较往年偏低。

  对于后市,相关人士认为,大葱供给仍持续偏紧,价格将高位运行;鲜姜大量上市后,价格可能将回落;大蒜的价格也不会再涨。

  据介绍,一般秋冬季大葱供应按照“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的顺序从北到南轮换上市,批发商为保证货源,通常提前1-2个月买断在田大葱,买断价格今年10月份已涨逾万元,江苏启东、福建漳浦等地甚至同比翻了一番,创近4年新高。预计春节前大葱价格总体仍将保持高位运行,明年6月山东大葱上市后价格可能将回落。

  姜价走势则可能相反,今年全国生姜种植面积较2019年增长约10%,生长期北方产区以多晴少雨天气为主,南方产区受灾影响弱于上年,预计总产量较上年增加20%左右。今年11月中旬以来,山东产区库存老姜交易进入尾声,河北、山东鲜姜上市量逐渐加大,南方鲜姜采挖进入后期,预计随着鲜姜上市增加,生姜价格将有所回落。

  鉴于葱、姜、蒜等小宗蔬菜具有产地集中、库存销售、周期性强、价格波动大等鲜明特点,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测分析预警、积极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大力发展加工和仓储,以平抑价格,降低市场风险。

  葱姜蒜价格为什么会出现大幅上涨,今后价格走势如何?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市场生姜价几何?

  近日,不少市民发现,葱姜蒜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作料身价齐涨。12月4日,记者走访发现,生姜身价涨幅最大,两个月翻了一番,为7年来的最高价。大葱身价也不“低调”,近期上涨明显,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另外,大蒜价格也有所上涨。

  12月4日,记者走访邯郸市多家农贸市场和超市发现,目前销售的生姜基本都是去年的存货,价格却让众多消费者瞠目结舌,农贸市场上零售价超过了每斤7元,品相好一些的卖得价格更高。

  记者来到家和农贸市场,各类蔬菜应有尽有,然而生姜的身影却不多见,仅四五个蔬菜摊位上有售,每斤售价都超过了6元。“之前,不少蔬菜商贩都会捎带着卖点生姜,随着价格持续升高,多数人不愿意再卖了,因为买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商贩马德明说,他卖的生姜还是一个月前批发的。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