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代工程”施工人员入户开展作业。
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张红军 实习生许骞)“气代煤、电代煤”是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民心工程,也是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12月22日,从邯郸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农村地区“双代工程”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10月底,全市2020年农村地区46.49万户的“双代工程”已全面完成,改造用户实现了通气、通电,具备了供暖条件。
农村地区“双代工程”是一项重大的环保工程、民生工程、文明工程,邯郸市清洁取暖总体目标任务是:全市平原农村地区2018年-2020年改造完成120.47万户目标,到2020年采暖季前,清洁取暖率达到90%以上,生活和取暖散煤基本“清零”,山区农村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以洁净煤替代。
惠民补贴得人心
在农村地区超百万户的庞大群体中集中推行双代工程改造,涉及千家万户,人们认识程度、经济条件、家庭背景不同,如何做到“万众一心,齐心促变”,实现“步调一致,一举改变”的目标,必须有切合实际,全方位宣传,才能将这一民生实事做实做好。
“双代工程”不仅涉及电网改造、燃气管线敷设、入户安装、穿越审批等多个方面,而且施工环节繁多复杂、琐碎,改造用户涉及管线入户施工、灶具仪表安装施工、壁挂炉安装施工及工程验收、供气点火等多次入户作业,工作量远远超出预期,可谓是任务艰巨,困难重重。
在“双代工程”实施过程中,壁挂炉补贴、灶具补贴和燃气初装费的让利,用气、用电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得民心、受欢迎,为工程实施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条件。双代用户采暖季运行补贴具体为:气代煤,采暖季未用满40立方米(含)的用户不予补贴(做饭平均数)。
入户开展调查。
查看管道安装线路。
敷设燃气管道。(资料片)
采暖季用满40立方米且不足541立方米的用户,执行每立方米0.4元的运行补贴标准。采暖季用满541立方米(含)以上的用户,执行每立方米1元的运行补贴标准,最多补贴1300立方米,最高补助1300元。由省级承担320元、市级承担320元,县(市、区)最高承担660元,由各县(市、区)统筹解决。电代煤,用户享受峰谷电价政策。给予采暖期农户用电0.12元/千瓦时补贴,根据用电量据实补助,每户最高补贴电量1万千瓦时,最高补助1200元,由省、市、县各承担1/3。双代改造用户采暖季运行补贴,由燃气、供电企业按当年11月15日和次年3月15日进行抄表并计算采暖期用气、用电量,再按照每户扣除40立方米用气量和200千瓦时用电量后的用气、用电量,据实给予补贴。
就百姓关心的关于低保户实施双代的相关优惠政策,邯郸市城管执法局相关人员表示:邯郸市双代办《关于切实加强气代煤电代煤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的通知》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等特困群体,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要制定兜底政策,不能因双代工程改造造成群众致贫、返贫。”具体优惠政策由各县(市、区)依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民生工程高质量推进
面对恶劣天气和地下流沙、坚硬岩石等地质条件,各级各部门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最大限度调集技术力量和特种装备,施工最高峰时,全市参与各类施工人员共计1万余人,各类机械和专业设备3800多台(套),施工力量和施工装备的迅速集结,有力推动了管线施工进度,保障了工程迅速高效实施。
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居民使用安全,是将“双代”这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的关键。全市各地在强推工程的同时,严把立项安评、施工技术、产品质量、工程验收和安全使用这5道关口,加大了监管力度,细化了督导检查,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壁挂炉、燃气灶等安全操作常识,积极协调企业增派专业技术人员,为村庄(社区)培训了一批懂用气、会用气、善操作的明白人,帮助用户解决日常使用问题,确保居民安心用气。同时,督导各县(市、区)在持续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应急抢险预案,加大巡检、抢修、抢险人员培训力度和物资储备,确保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抢修,排除安全隐患,并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若发生户外燃气泄露和路线故障时,首先应确保群众自身安全,燃气泄漏现场不得使用点火物品(如打火机、火柴等),更不能在现场接打电话,要在泄漏点设置警示标识,提醒其他人员不要靠近泄漏地点,及时疏散周围群众,人员撒离至安全、空旷的地点,及时拨打燃气公司抢险、维修电话或联系驻村安全员,由燃气公司专业维抢修人员进行维修。
目前,国网95598电话,为24小时服务热线,可以第一时间受理故障报修业务,并且按照国家电网工作部署,践行承诺到场时限(抢修到场:城区45分钟、郊区90分钟、偏远山区120分钟),提升电力服务品质,细化网格抢修布点,邯郸城市及乡村,共设置抢修布点252处,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城区抢修半径不大于5公里,乡村(镇)抢修半径不大于10公里;乡村(镇)及偏远山区设置驻村电工及台区(每台变压器供电范围)经理,以供电台区为单位对所辖用户建立省、市、县、所、台“五级微信群”,形成故障接收、故障处理、故障恢复信息沟通机制,夜间及恶劣天气做到“报修不出村、故障有人管”。
新方式引领生活变革
自2015年启动实施“双代”工程以来,邯郸市已累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151.98万户(气代煤134.89万户,电代煤14.75万户,石墨烯取暖试点0.5万户,地热取暖设点0.02万户,煤改沼气0.1万户,煤改轻烃燃气0.2万户,集中供热1.52万户)。其中,2018至2020年清洁取暖改造总数为124.27万户,超额完成了国家四部委和省委、省政府下达邯郸120.47万户的既定目标任务。
2020年,邯郸市完成46.49万户农户的“双代工程”改造,其中,气代煤40.5万户,电代煤4.47万户,集中供热1.52万户。截至10月底,气代煤用户完成了管网敷设、壁挂炉安装和与暖气设施的连接工作;电代煤用户完成了表前、表后线路改造、电采暖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改造用户实现了通气、通电,具备了供暖条件。实施“煤改气”后,实现了天然气做饭、取暖,农村人过上了城市人生活,结束了烧煤做饭取暖的历史,广大群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就改造用户缴费问题,市民李大妈说到,“我手机里有服务保障微信小程序,如果是电的问题,我能直接联系供电所。如果是设备问题,我能直接联系到厂家,这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燃气公司在各个乡镇均设有服务站点可以实现交费功能,用户可以到就近服务站点进行交费,也可以使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进行网上交费。目前,邯郸城市及乡村(镇)电力客户均可以通过就近的社会代收网点和线上缴费渠道缴费购电;社会代收网点主要有:市内主要有美食林、阳光、邮政代收网点,县域主要有邮政代收网点等,共计五千余个实体代收网点;线上缴费渠道包括网上国网APP、支付宝、微信、电e宝、95598网站、建行网银、工行网银等,满足客户线下10分钟缴费,线上随时随地缴费。
经测算,改造完成的151.98万户“双代”用户,按每个取暖季户均用煤2.5吨计算,可削减煤炭消费量约379.9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7.6万吨、烟粉尘排放约22.42万吨、炉渣排放约113.99万吨,极大地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同时,随着“双代”清洁取暖工程的实施,深入推进了居民生活方式的变革,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