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邯郸市交通运输局传来好消息,群众期盼已久、社会关注度极高的邯郸城市东南路网南北贯通工程南段已全线贯通,“断头路”成了名副其实的“民心路”。那么,已通车的路段到底在什么位置?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哪些便利?这条路通车背后又有什么故事?来跟随记者一探究竟吧。
打通十年“断头路”
邯郸城市东南路网南北贯通工程在哪儿?记者试图从导航软件上找到这条路,但任何导航软件都不显示这条“新路”,只好根据文字描述,找到了这条路。
这条路非常好找,从邯郸市东环路行至国道G309路段经过邯郸工业园区后,就看到了新修通的蔺相如大街。这段路长约2.4公里。记者到这里时,发现不时有货车、客车经过,路通了就有车流。
此次通车的路段中,还包括贾中路刘南线至蔺相如大街段1.8公里,是连接邯临快速路的必经路。邯郸至临漳快速路市区连接线共计1公里贯通,这条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从邯郸直通临漳,并且还与邯大路交会,通往成安、魏县、大名。
据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介绍,该路是邯郸至大名冀鲁界高速公路市区连接线。邯郸至临漳快速路的这部分“断头路”搁置长达十年之久,是我市多年来老大难遗留问题。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该路段土地征迁解决方案。今年以来,市领导多次调研,现场办公解决项目建设面临的拆迁制约难题,道路终于贯通。
通路通出加速度
在工地项目部,记者看到了头戴小红帽、身穿反光背心的安少娟。这条民心路的贯通,离不开她和团队的付出。此刻,她正来回奔波,为工程的北段也就是蔺相如大街北延至人民路段倒排工期、研究筑路工艺。以安少娟为代表的筑路人匠心坚守、攻坚克难,为北段顺利通车仍奋战在工地一线。
“从3月5日进场,我和同事基本都是吃住在工地,由于工期紧张,我们没有离开过”,安少娟告诉记者,她是河北光太路桥集团有限公司邯郸市区连接线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南段道路贯通历时57天,项目部以道路畅通为第一要务,通路通出了加速度。
据安少娟回忆,“刚进场时是成堆的垃圾山,经过7天时间清运地方垃圾6万方、路基换填6万方,路槽开挖、路床处理、路面施工,每一道铺路程序背后,项目都按施工节点来,才能保证道路如期贯通”。
“项目驻地的宿舍,紧挨着会议室,这样便于协调解决问题,推开宿舍窗户就能看到整个工地。”安少娟经常伴着机器的轰鸣声入睡。为了确保施工进度,该工程项目采取了人休机器不停,合理科学排班施工。“用多少方土和筑路材料,要按天去做、去分解,排工期的时候尽量往前排,排除天气等因素”。
“项目团队共计11名建设者入驻工地,有负责技术的、有负责安全的、有负责地方事务的、有负责后勤保障的、有负责材料的,团队内部分工明确,全力协调铺路工作,严把工程质量关”,安少娟介绍。
“在邯山区西王庄村清理垃圾后,完成了路面基层施工,但在路面摊铺时,老百姓担心压路机影响自家房屋稳定,不让机器起震作业。于是我就分层处理,使路面变薄,同时铺路时及时与当地老百姓沟通,并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施工工艺已经成熟,安少娟和她的团队通过技术能力和耐心沟通如期完成了西王庄段的施工。
安少娟于1989年参加工作,是单位工地上的“花木兰”,多次跟随项目部完成公路铺设工作。从1996年参建穿越邯郸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石安高速公路到2013年参建新疆三莎高速公路项目,从“邯郸市劳动模范”到“援疆建设功臣”,她三十余年如一日坚守在施工一线。给记者的感觉是,安少娟“一直身在工地、一心只为铺路”,是个能够不断克服困难、技术过硬的交通建设者。
民心路暖人心
如今,邯郸城市东南路网南北贯通工程南段已全线通车,筑路工人还在路中间及道路两旁布置了绿化带,路周围已种植上树、草、花。“以前村前是垃圾场,现在村前是柏油路,环境变好了,出行太方便了,路通了我们真高兴”,邯山区东城子村村民对记者说。
“老百姓总是骑着电动车跟着我们筑路队,我们铺设沥青,他们就跟着闻新鲜沥青的味道,说这味道好闻。我们说现场危险,别跟着啦,他们还是跟着,每铺一米路,他们就高兴一分”,安少娟回忆起老百姓跟着铺路的场景时说。
在魏县工作的孟先生家住邯郸市主城区,工作日留在魏县。他告诉记者,“周末回家,我以前经过邯大路时,茶棚至河沙镇段非常拥堵,现在新修通的这段路分流了车辆,缓解了交通压力,走下来比以前能节省10分钟的时间,让回家路更顺畅了”。
该路段通车后可以为临漳、成安、魏县、广平、馆陶、大名等邯郸东南部六县400多万人往返主城区提供出行方便,自此结束了东南部六县多年仅依靠邯大公路进出市区的瓶颈制约,还对完善邯郸市东南路网体系、提升城市交通品质、促进东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区框架不断拉大,道路不断延伸,出现断头路是必然的事情。而打通断头路,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今后,我市将不断破解摆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打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让一条条全新的现代化交通线连接起邯郸发展脉络,用完善的路网架起一条条民心路。
邯报融媒体记者曹楚琦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