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原创 > 正文

邯郸:DRG付费改革破解百姓看病贵难题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编辑:健翁发布时间:2021-05-24 15:01:27


  邯郸市医保局在全国DRG付费试点城市支付改革论坛上发言。邯郸市医保局供图

  医保支付是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参保人员权益、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引导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

  近年来,我省一直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医保支付方式。2019年,邯郸市作为30个国家试点城市之一,坚持改革创新总基调和惠民利医导向,按照“顶层设计、模拟测试、实际付费”总体思路,通过不懈努力,走出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改革之路。

  ■筑路夯基,精铺细垫,以“两不”为导向确定DRG付费改革路径的顶层设计

  “两不”,即DRG付费改革工作的“不偏”“不虚”。

  把握“三个坚持”,确保方向“不偏”。一是坚持医保主导,把握工作主动。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各地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参保结构、医疗水平等诸多不同,参与DRG支付方式改革的技术团队各具特点,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在与十几家技术支持团队沟通后,最终确定DRG付费改革工作由医保局主导。二是坚持专家支撑,保障改革效果。规划建立了咨询专家、质量控制、病案编码、信息化平台建设、权重与费率测算调整等五个团队。对接邀请了国家医保局专家团队中30余名专家作为我市专家咨询团队,指导我市工作并对成效追踪评估。三是坚持博采众长,赢取多方支持。制定工作计划注重听取各个技术支持团队的意见,经专家评估,择优选择最佳团队,围绕共同目标协作发力。

  注重“三个强化”,确保工作“不虚”。一是强化专业素质,蓄积改革动力。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先后赴北京、沈阳、广东佛山等试点城市学习调研,与国家医保局DRG专家对接座谈,同沈阳、湘潭、安阳、郴州建立合作关系。先后组织召开2000余人次参加的培训会6期,邀请北京、沈阳专家授课。组织十余次闭门座谈会,对医疗机构如何转变理念、适应改革等,进一步统一思想、明晰定位,增强医疗机构内生动力。二是强化重点推动,夯实工作基础。将提高病案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完成了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疗机构既往三年历史数据的采集、清洗、入库和分组,并形成报告;邀请国家级专家对住院信息上传工作进行现场实操培训,并随机抽取病案进行数据质量评估检查;通过深度培训,确定了医保编码员和质控团队。自2019年起,由30人组成的病案检查团队,分三次对全市近三年15000余份病案进行现场了检查;组织四家三甲医院每周开展一次病案质量互查,提升了病案管理质量。三是强化自主创新,搭建信息平台。对标国家信息平台技术标准,搭建全市DRG支付管理平台,完成数据采集及质控系统、分组系统、结算系统等开发工作;完成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接口改造,实现了DRG支付数据采集、质控、分组和结算的全流程信息化;综合既往医保基金收支情况、结算费用信息,完成了权重、费率测算,为模拟运行提供了基准;通过参与国家局信息平台联调测试,打通了DRG试点从国家到地方系统落地工作,为国家局标准推广和使用以及监管与评估平台提供验证渠道。

  ■对标测量,精准放线,以“四步走”为标线修筑DRG付费改革的上善大道

  2020年7月1日,邯郸市中心医院、市第一医院、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4家三甲综合医院实现DRG付费上线运行。

  对接标准,完善政策。执行国家标准,按国家医保局信息业务规范上传医保结算清单,实现试点医院DRG支付数据持续实时上传;形成专家梯队,完善补充了本地专家,建立了务实有效的交流培训平台;统一技术标准,按照国家医保信息业务标准架构重新搭建DRG管理平台,与国家局信息化建设规划保持一致;完善配套政策,在《邯郸市医保DRG付费结算管理办法》基础上,动态调整相关政策、完善配套机制。

  组织谈判,调整权重。采取市医保局搭建谈判平台,本地临床专家自行博弈的方式,组织开展了首次谈判。共涉及22个学科、140余名临床专家,经历了14场谈判,历时7天。同时,邀请国家级专家主持并现场答疑。通过谈判,调整了既往权重测算偏差,兼顾邯郸市未来医疗水平的提升和重点学科的发展,最终达成了权重调整结果。

  模拟运行,跟踪问效。2020年7月1日零时,邯郸市DRG支付管理平台如期正式上线运行,同时实现了医保结算清单标准的落地。首批4家医院的支付方式改革工作进入跟踪评估窗口期。

  蹄疾步稳,持续改进。2020年8月13日,召开专题推进会,分析试点上线运行数据,通报病案质量检查情况,讨论存在问题;8月23日,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院召开现场会,研讨DRG支付方式背景下的院内绩效管理措施;9月7—9日,带领4家试点三甲医院主要及分管负责同志赴沈阳市,学习考察院内绩效、病案管理、学科建设方面的做法与经验。

  ■强势启动,平稳运行,以良好改革成效为目标打造DRG付费改革的京畿坦途

  自2020年7月1日正式启动上线运行以来,邯郸DRG付费改革试点工作在既定的轨道上平稳运行,取得了初步成效。

  控费提效作用初现。2020年7—12月四家试点医院的住院医疗服务总费用为16.30亿元,较2019年同期总费用降低0.53亿元,降幅3.25%;2020年7—12月医保基金支付总额为9.58亿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0.50亿元,降幅5.21%。

  支付方案过渡平稳。按国家医保局细分组方案对7—12月上传病例及过往历史数据进行分组,计算出按DRG模拟支付结果。从数据看出,随着结算数据质量的持续提升,按DRG支付与按项目支付的偏差值较小,仅偏差-2.50%。

  费用结构逐步改良。通过分析首季运行数据,医疗费用最大的结构性变化体现在医技费用占比的下降,较2019年同期下降0.75%。

  数据质量稳步提升。从数据质量上来看,2020年第四季度医院上传结算清单中质控不通过为3例,整体质控通过率为99.9%,入组率提升至99.58%,满足了分组要求。

  ■维护管养,总结提升,以探索实践过程中成功经验为标尺建立DRG付费改革的良性机制

  多层次多角度沟通协调机制。一是建立决策沟通机制。医保局与医院定期会商沟通,确保对改革的认同。二是建立推进协调机制。每周召开试点医院医保科主任例会,高频沟通协商。三是建立座谈交流机制。以医院、学科为单位,由医保局牵头,临床医务人员参加,组织座谈交流,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能效与绩效二级管控机制。及时出台了DRG支付方式改革医保能效管理办法,对医疗机构推进DRG支付方式改革进行多维度管控,同时引导医疗机构建立内部绩效考评管理办法,突出降本增效,促进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率、确保服务质量、合理控制资源消耗。

  合理格式化的权重谈判机制。通过搭建谈判平台,制定专家遴选规则、标化谈判流程、明确谈判边界、严肃谈判纪律。同时,为提高谈判效率,委托第三方开发了谈判现场工具,促使谈判的临床医务人员快速响应专家调整意见,及时反馈调整后的结果,使医务人员明白的谈、谈的明白,确保谈判结果有序有效、公平公正,体现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的话语权。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