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张红军 通讯员陈占平 李卯东赵琳)邯郸城市东南路网南北贯通,旅游环线标志性工程“朝阳沟隧道”顺利贯通,青兰高速沿线收费站全面扩容提质升级,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已全面展开……这一年,邯郸市一个个交通项目捷报频传,令人不禁感叹建设的高效。
“道路通,百业兴”。公路的畅通是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脊梁骨架”和“血脉通道”。2021年初,邯郸市委、市政府历史性地提出建设区域交通枢纽中心的新定位,邯郸市交通运输局紧抓这一战略机遇,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开展“转作风、提效能、比担当、作贡献”活动,交通运输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新征程。
党建引领当好市民的“开路先锋”
“宁可瘦掉十斤肉,也要打通断头路!”6月底,气温不断攀升。和天气一样火热的还有城市东南路网南北贯通工程的施工现场,各种工程机具紧张忙碌、工程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施工人员挥汗如雨……
“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扎实开展‘转提比作’活动,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干部带头担当尽责,助推各项中心工作提质增效。”邯郸市交运局党组书记、局长殷社林说。
交通运输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重点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问题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市交运局公路项目办在“转提比作”思想提升月活动中,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党史百年”“党史回眸”等平台,每周开展一次党史学习活动,通过读红色经典、讲红色故事、观红色影视、唱红色歌曲等形式,使全体干部职工从中重温经典、经受洗礼、汲取力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同时,定期召开碰头会,对工作目标进行部署,以学习教育促进思想提升,以学习成效检验工作成效,凝聚起发展的强大合力。
提效能,在创新方法中提升效率。落实“日志清单式”工作法,借助“钉钉日志”功能,每人按照承担的任务进行月、周分解,落实到日,每天进行总结和计划。深入开展“三问三查”,人人对照剖析揭摆问题,建立整改工作台账,相互坦诚布公,深刻剖析自我,职工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在支漳河大桥施工现场召开“决战双百日,确保年底主体完工”誓师大会,在邯大高速、南水北调遗留问题处置中,表明了“存量清零,增量随清”的坚决态度,在所有项目中开展“质量周”“安全周”“环保周”活动,坚决避免质量、安全责任事故发生,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效益明显提升。
公路项目办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只是邯郸市交通运输系统以党建促进交通发展,用交通发展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路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而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好道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各项工作的‘根’和‘魂’。”邯郸市交运局党组书记、局长殷社林表示,市交运局始终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各项工作之首,全系统扎实开展的“转作风、提效能、比担当、作贡献”活动,及红色爱路跑、重温入党誓词等“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凝聚思想合力,全力以赴投入到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事业中,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开路先锋”,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一份优异答卷,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一路通南北便捷六县(区)四百万人
“太爽了,再不用起早贪黑躲避高峰期拥堵了。以后进市从邯大高速市区连接线直接走贾中路东西两向上国道309,缩短20多分钟车程呢。”魏县人李冰看着即将全线贯通的邯郸城市东南路网南北贯通工程笑着说道。
4月29日,经过55天的日夜奋战,邯郸城市东南路网南北贯通工程国道G309至邯大公路段正式通车;7月1日前,国道309至人民路段也即将通车,该项目全线贯通后,邯山区、成安、临漳、魏县、广平、大名等邯郸东南部六县(区)400多万人进市更加通畅。
城市东南路网南北贯通工程(赵王大街南延工程)因涉及搬迁,搁置长达十年。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项目土地征拆解决方案。市交运局组织精兵强将,现场踏勘,一线办公,专题研究制定贯通方案。
该工程全长7.3公里,分为南、北两段同期实施。南段里程全长5.2公里,包括邯大高速市区连接线1公里,按一级公路建设;贾中路1.8公里,蔺相如大街2.4公里,对原城市道路铣刨罩面。北段里程全长2.1公里,为蔺相如大街北延至人民路段,按双向两车道三级公路标准建设。
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工作压力大,容不得闪失,全体参建人员发扬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交通铁军”精神,坚持“一线工作法”和“日志清单式”工作法,争分夺秒抢夺工期。3月4日,确定贯通方案。5日施工单位进场,六天完成垃圾清运6万方,完成路基换填6万方。3月20日配合邯山区完成G309至人民路段征拆及清表,开始全线施工。工程建设中,涌现了安少娟等一大批先锋模范人物,充分展示了交通筑路人的风采,再次刷新了邯郸交通建设的速度。
该段道路的通车,减轻了邯大公路、刘南线、G309约30%交通负荷,对完善东湖新城路网结构,促进高效便捷出行,提升城市交通品质,促进东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市东南部百姓进市区可直通人民路,至少缩短30分钟车程。能在“七一”前,把这一条多年想办成而未办成的民心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向建党100周年献礼,我们倍感自豪。”市交运局公路项目办负责人赵云刚说。据了解,市交运局将结合东湖新城总体规划,进一步优化提升路网结构,统筹做好道路绿化美化,着力构建互联互通、集约高效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需求。
一桥飞跨天堑变通途
6月19日,邯郸市赵王大街项目
控制性工程——支漳河大桥第一对斜拉索安装完成,标志着这座河北省第一宽度钢-混组合斜拉桥,全国第二座双层悬挑共体式斜拉桥挂索施工拉开了序幕。
赵王大街道路工程是邯郸市东湖新城规划的中轴线,北起邯临公路,南至人民路,全长6.45公里。支漳河大桥是该项目控制性工程。大桥设计理念采用全寿命周期设计,桥长398米,跨河主梁采用双层设计,上层设计为双向八车道机动车道,宽度37米,下层设计为非机动车道,宽度7米,实现了机动车和行人、非机动车彻底分离。大桥主塔高度45米,采用纵置设计,高度方向采用4种不同曲线方程控制线形,仿佛小篆“合”字,又宛如荷花花蕾含苞待放,彰显了邯郸三千年历史的古韵魅力。
一桥一路总关情。该项目启动以来,市交运局公路项目办以“打造百年品质工程”为目标,严格管理,从设计、施工到各项监管工作,对各个关键环节严格把控,精准施策,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精细化管理贯穿招投标、施工、交竣工全过程,包括质量、进度、安全、环保全维度。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公路项目办细化安全管理制度细则,每日开展“班前三分钟”班前教育活动;严格审查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强化技术考核;以施工标准化为抓手,以首件工程认可制为重点突破,严抓工程质量。严格审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细化进度计划。总监办创新管理模式,坚持安全高压态势、抓好环保工作落实、全面提高服务意识,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重点工序的施工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斜拉索被称为斜拉桥的‘生命线’。每个索塔有9对斜拉索,全桥共18对斜拉索,最长索长172米,重7.5吨。斜拉索的安装也标志着这个标志性工程进入关键阶段。”市交运局公路项目办负责人赵云刚说,支漳河斜拉桥预计年底前主体完工,2022年6月建成通车,建成后对完善东湖新城路网结构,促进高效便捷出行,打造区域交通枢纽中心,提升主城区承载能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一路一桥”使邯郸南北割裂的“板块”,组合成为统一的“版图”,直接疏通了邯郸的城市动脉。纵横交错的公路绿化带犹如一条繁花似锦的绿色地毯,过往车辆如在诗画中行走。一个城市对待距离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座城市发展的潜力。未来,邯郸大有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