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宋尚勇)邯山区南堡乡刘村位于中华大街南侧,紧邻邯郸市第一中学,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刘村建村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得到了革命的洗礼。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人杰地灵的肥田沃土,让刘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党支部书记刘彦祥和村两委的带领下,经过村民的努力奋斗,刘村成为美丽乡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村党支部书记刘彦祥带领全体党员以及村民围绕“党建引领、文化带动”的总思路,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刘村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河北省卫生村”“2018-2020年度文明村镇”“省级森林乡村”等称号。
学习党史深入人心
刘村党支部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专题学习;围绕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贡献、初心宗旨、重大理论成果、伟大精神、宝贵经验等6方面学习重点,通过举办研讨班、读书班、观看红色影片等形式,分专题开展学习研讨。结合“三会一课”和“13号之声”主题党日等形式,结合实际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上率下,在学习上有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在学党史、讲党史、懂党史、用党史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党支部书记刘彦祥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结合村实际情况把每月的党员生活会作为必修课,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坚持每天早晨村支两委“碰头会”,及时沟通交流,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健全规章制度,持续推动“不忘初心、凝聚人心”基层党建体系建设往深里做,往实里做。依托初心课堂,定期开展“13号之声”主题党日活动,畅通民意架起“小板凳连心桥”,解决村民的忧心事、烦心事。
专题宣传特色宣讲
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点任务,为了全力做好党史宣讲活动,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利用“小板凳连心桥”“初心课堂”等多种形式深入乡村、学校、企业等场所开展党史宣讲,扩大宣讲覆盖面和影响力。
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河北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平台等开展线上学习,增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刘村多方筹集资金打造了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的邯郸往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教育基地通过大量的实物、照片、文献资料集中展示了自清末民初至新中国成立在邯郸这片热土发生的慷慨激昂、催人泪下的斗争史、奋斗史,警省后人,昭示后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此外,为了进一步发扬本村文化,深入挖掘村内历史,发掘本村元代词人张之翰精神内涵,打造了张之翰博物馆,将张之翰人格、文风和历史功绩告知后人。
不忘初心坚定信念
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用好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干部瞻仰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组织聆听老革命老党员作报告,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引导作用。
为缅怀革命英烈,弘扬民族精神,刘村组织乡村干部、党员赴台儿庄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实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铭记光辉历史。
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员义务,以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激励自己,努力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
以民为本解民之忧
刘村党支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展“团结就是力量”专题学习教育,并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组织广大党员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党支部书记刘彦祥和村两委干部定期组织入户串访,对群众反映的大小问题,都要及时开会解决拿出方案,对群众反映的吃水和污水问题,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找技术,找专家,使得刘村的上下水管道得以顺利解决。
目前村民吃水实现了双配套,既有深井放心水,又从中华南大街市政自来水公司铺设了自来水管网,同时污水管道也已投入使用,上水管道累计铺设7000多米,污水管道10000多米。
为了彻底改善村庄污水横流、道路损坏的现象,村内大力开展“六清一拆”活动,共清理村内月台、门台、残垣断壁近8000米、清理清运垃圾30000余立方米;村内3千米的主街道全部高标准铺设了柏油沥青路面。为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增加村内绿化,种植国槐800棵,种植紫荆碧桃类植物3000余株,极大地美化了村庄环境,村内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村内(双代)进行了全部改造,无害化厕所改造达到85%以上,村内无散乱污企业。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幸福感,每年代缴医疗保险,村内全部更换了路灯、环村设置减速带等一系列措施。
刘村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启动了特色艺术村的建设,以南湖公园、万亩桃源为依托,邯郸往事纪念馆、冀南民俗馆、张之翰纪念馆为龙头,全力打造青少年艺术体验馆、街画创作基地、摄影艺术拍摄基地以及灯光喷泉等一系列项目。用艺术的方式,激活乡村的记忆,带动乡村文化的提升。发展乡村特色旅游、艺术培训、艺术会展等产业,让村里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村民过上既宜居又富裕的美好生活。
注重村风民情,关心村内的孤寡老人、贫困户、军烈属等,逢年过节,党支部书记刘彦祥都会带领两委干部前往慰问,当面能解决的困难问题,绝不拖延。让群众深深地感受到党组织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让服役的官兵没有后顾之忧,安心保家卫国。对于建档立卡及低保户定期走访,带去党的关怀,了解日常生产活动时所需,解决问题。
刘村两委始终把办实事、解难题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以“学党史、办实事、畅通民意解难题”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辖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办实事的成效凝聚民心,以解难题的成果汇聚民力,切实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引导广大党员和辖区居民感党恩、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相信刘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