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申同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引领乡村文化建设,才能真正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侯二河表示。村里创新实施“一制三化”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村领导班子还自立“六不准”规矩——不准经商办企、入股分红、承包项目、任人唯亲、公车私用、福利待遇高于村民标准,干部威信倍增,党组织凝聚力也更强了。
“一制三化”村里事群众说了算
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在全国引起重大影响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的发源地,多年来,白沙村两委班子严格按照“一制三化”的要求运行,“权怎么用、钱怎么花、事怎么办”全部由村民集体决定。
“村民选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代表的是2000多名群众,钱该不该花、往哪儿花,都得让群众明明白白!多年来,大到上亿元的投资,小到买一把扫帚,村里的每一笔开销都得通过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赵增书说。
白沙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赵俊廷说,村里每一笔开销都要通过民主理财小组的同意,这些年白沙村年年有工程,动辄投资百万元、千万元,没有一个工程项目引起群众上访,“因为每笔钱该不该花、往哪儿花,群众都明明白白!”
“良好的管理机制为白沙腾飞插上了翅膀。”白沙村党委宣传部长张为华说,2001年,白沙村开始推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一制三化”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日常工作表决通过;重大投资和活动需经支委会、村委会、双委联席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全体村民大会“六会议事”制度表决,向村民报告;每年两次村民代表大会,半年一次民主议政报告会,每周“两委”碰头会,每季度全体村民大会,全村实现党委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
“六不准”让百姓吃下定心丸
在白沙村,干部以身作则,群众拥护支持。无论是召开村民大会,还是义务劳动,大喇叭一广播,家家户户15分钟内全部到位,积极参与村里各项事务。
近年来,侯二河和村"两委"成员坚持每天晚上开碰头会,每周一为学习日,每月25日召开党员大会,多年来如一日,雷打不动。如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议政日、村民代表会议已成常态。侯二河表示,只有让开会学习成为日常,认真做、经常做、坚持做,才能让人的思想干净亮堂。
为当好一个让大家信服的村干部,侯二河不仅为自己"约法三章",
还给"两委"成员提出“六不准”:不准经商办企;不准入股分红;不准承包项目;不准任人唯亲;不准公车私用;福利待遇与民平等。自立下这个规矩,村班子成员谁也不越雷池一步。"六个不准"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观念,开创性地建立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运行机制,全面扎实地推进党建工作,让白沙村有了一支干正事、干实事、让老百姓信得过的"村干部"队伍。
凡事村“两委”带头表率,凡是村里规定,“两委”班子及其家庭成员带头遵守,干部威信倍增,党组织凝聚力也更强了。目前全村有近500人
向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白沙村一天天变富了,可走集体经济之路始终没有变。“两委”班子12名成员,没有一人经商办企业,没有一人承包本村工程,企业、房屋等财富全部集体所有。
“这么多年,其实有很多把企业改制的机会,自己作股东、当老板。”侯二河坦言,只要稍动脑筋,集体企业就可以变成个人的,但他从来没有动过这个念头,“人活几十年,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不要有私心。我是认准了集体经济这条路,这是条光明大道。”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30多年“村官”生涯,侯二河带领白沙村赢得了一系列荣誉。但侯二河说,最让他感到满足的,还是能带领村民过上富足生活,“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不就是一名共产党员执着追求的梦想吗?”
白沙村的做法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后在全省、全国推广。村党委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白沙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2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