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荫掩翠中的长治振兴村走出了一条从“煤”到“美“的振兴路。记者 张云 摄
小桥流水、瓜菜成畦、“扶苏”“稻粱”“甘棠”……8月21日,步入山西省安泽县小飞美丽宜居乡村连片示范区内,这里的每一个农家民宿小院都以《诗经》中的花名命名,每个小院都别具特色。小飞美丽宜居乡村连片示范区是安泽县将府城镇小黄村、大黄村和飞岭村统一规划建设的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在充分挖掘乡村原有的历史文化和资源特色的基础上,打造出一院一特色、一院一景观的篱笆院风情民宿群落,让乡村保留了独有的“田园气质”。
时下,在山西省各地很多村庄利用传统优势产业,引进资本打造高端品牌;有的村子高标准谋划,改变种养结构,富民富村;有的村子通过转型发展,吸引资金,让“我的故乡”成为“你的远方”,搞起了旅游……改革开放40年来,山西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贫穷向富裕的迈进。今天,山西农村改革再发力,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课题面前,到处演绎着不同特色的“变形记”。
深化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当了大半辈子农民,这两年大槐树镇左北村年过七旬的曹五奎老人终于当起了甩手掌柜,不用再侍弄家里的9亩地了,“不用咱操心,‘田管家’就会把粮食送到家门口。”曹五奎口中的“田管家”就是洪洞县农业生产托管项目的服务主体——农机合作社。自2017年8月左北村被划入项目试点区域,老人就把手里的地交给了合作社打理,每年农时才去地里看看。
洪洞在省级农业生产托管项目中探索出的可复制、可借鉴的“菜单式指引、合同式托管、保姆式服务、管家式经营、网格式管理”的“五位一体”农业生产托管“洪洞模式”,被农业农村部推荐为全国首批十大农业生产托管的典型模式之一。
据了解,“五位一体”农业生产托管就是要解决农户“耕不了、种不好、收不好”的问题。农户把生产过程中的耕、种、防、收等部分或全部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来完成,土地不被撂荒,劳动力得以解放,还能培育多元有序、竞争充分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市场,对于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进一步发展绿色高效现代农业意义重大。”
今年以来,对洪洞县农村经营管理中心来说,除了开展日常工作,他们还迎来送往着一批批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取经团”,海南、辽宁、陕西……这些人为何远道而来?究竟取什么“经”?
“他们都是冲着我们县的农业生产托管工作来的。”洪洞县农村经营管理中心主任樊江平说。
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今年7月8日上午,位于寿阳县朝阳镇胜利村的中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来自墨西哥艾特尔农业集团的技术员驾驶着大型植保机,为玉米苗喷洒农药。长达27米的机臂扫过田垄,1个小时就将200亩地喷施完毕。对当地农民来说,这样的效率以往想都不敢想。村民郝培德介绍:“养种1万亩才用4个人,年底每亩能收1092公斤玉茭,是以前的两倍。”
寿阳县自古就是“三晋粮仓”。2017年9月,寿阳县政府与克鲁斯创办的墨西哥艾特尔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规划建设中墨功能农业合作交流示范农业园区,由寿阳县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建并进行农业生产。
克鲁斯被誉为墨西哥“玉米之父”,他的艾特尔公司是世界顶级玉米种植公司,连续19年创造和刷新了墨西哥玉米高产纪录。而堪称全球一流的机械,除了拥有日作业量可达300亩的意大利马斯奇奥播种机,还有喷药管护日作业量可达1000亩、防虫防病不留死角的大型植保机。由美国凯斯“大铁牛”牵引的大型专业深松犁,其工作面可直达50厘米的活土层,让玉米高产具备了基本的条件。
作为国家农业部在山西建立的首个中外合作的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由克鲁斯和他的团队负责技术指导的中墨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寿阳当地的农业生产告别以往的分散经营,走向科技引领的规模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现代大农业起到了引领作用。
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40年前,农村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靠煤矿起家的长治市上党区振兴村,以煤炭产业为基础、以文化旅游为龙头、以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为拓展的产业发展思路,形成了矿、旅、文、农四大产业优势互补、组团推进的新格局。
振兴村通过成立振兴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抵押贷款的形式解决投资渠道,实施土地置换和流转置换,对行政村进行了迁村合并、整体新建,有力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从2007年开始,共建起别墅式住宅136套、标准化村民新居95套。为了让农民手中的土地成为合理流动的生产要素,改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传统生产模式。全村6331亩土地全部流转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柱。
通过不懈努力,集团初步实现了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土地变产业的强力转变。如今,集团正朝着就业均等化、环境生态化、居住城市化、服务功能化、生活保障化的“五化”目标迈进。青壮年就业率达到了97%以上,居民住户平均居住面积达到了286平方米,居民人均年福利在1500元左右,加上土地租赁收入和就业所得工资,居民和职工年平均收入达到了56900元以上。实现了农业发展方式、农村人居改造和农民身份的彻底转变,在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记者 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