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然一新的郑州市体育馆和正在实场演练的河南民族健身操代表队。记者邓放摄
“体育馆这一改,看上去真是‘精神’了,体育场也漂亮了。”9月2日,在郑州市体育馆门口,在管城回族区居住30多年的黄大爷告诉记者。尽管有了城市新地标郑州奥体中心,但为迎接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而进行升级改造的郑州市体育场和郑州市体育馆,依然因为承载着30多年的城市记忆而备受关注。
进入体育场,两个月前建筑材料堆集、施工人员忙碌穿梭的场景已不复见,整洁簇新的环境令人感觉十分清爽。“2000多人实际施工60多天,完成了那么多改造项目,非常不容易。”现场一位王姓负责人介绍,“一场一馆”的提升改造项目已经全部完成。本次改造主要是对体育馆的主体建筑、体育场主体看台的外立面和房间地面、内墙、顶棚等进行维修加固改造,对围墙栏杆、塑胶跑道、足球场地和道路广场等重新整修,对消防、电气、排水及照明系统等优化提升。
记者9月1日从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执委会规划建设部得到的一份材料也显示,郑州市体育场、郑州市体育馆的改造已经完成,并于8月13日接受了执委会竞赛表演部、新闻宣传部和安全保卫部的联合验收,8月23日接受了工程质量验收。本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郑州市体育场将举行木球项目的比赛,郑州市体育馆将举行民族健身操项目的比赛。
9月1日下午,记者正好遇上河南民族健身操代表队进行实场演练。来自郑州西亚斯学院和郑州七中的18名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以及汉族运动员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在改造一新的郑州市体育馆里进行了一场热情洋溢的民族健身操演练。“在这么漂亮的体育馆里,我们一定要赛出高水平!”演练结束时,队列里一位姑娘兴奋地喊道。(记者 黄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