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月29日,中法两国签约了利用法署贷款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祁县湿地修复工程是利用法国开发署3000万欧元贷款的湿地修复项目,由法国设计师进行了整体设计,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法国湿地修复的先进理念。
山西昌源河是汾河的一级支流,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祁县县城东部,河道绵延36公里,总面积94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88公顷。湿地公园是以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库塘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为基本资源特征,集饮用水源地、湿地生态系统、黑鹳等重点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生态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通过“河流生物多样性”“土壤与人类活动”“昌源河流域梨的价值”和“建筑仿生学”等主题,介绍了昌源河流域分布,昌源河流域内容的土壤类型,祁县酥梨的生长环境及土壤剖面,以及祁县的建筑特色。
全国湿地高峰论坛,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的生态恢复工作思路,坚持以保护湿地野生动植物为重点,深入推进祁县湿地保护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加大湿地公园对祁县生态旅游的带动作用,实现湿地保护和生态旅游双赢目标。
本次论坛邀请到多名国内外湿地专家,围绕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保护和修复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等内容作主旨报告,包括黄河流域的湿地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通过湿地修复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法国开发署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气候变化;中法双方专家就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
据了解,山西是一个缺水的省份,祁县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山西平均水平,通过此次论坛现场展示祁县湿地修复项目成果,总结推广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科学合理利用的方式,进行湿地生态修复,应对气候变化。
据祁县县长冯耀黎介绍,祁县运用法国生态保护的先进理念,相继完成了科普馆、河道防渗、沿线绿化、生态旅游、九沟鸟类主题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贯通了36公里水系,恢复了488公顷湿地、完善了河流湿地生态、改善了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成为山西利用外资开展生态建设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