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中原 > 正文

山西:援疆路上两对教师夫妻携手同行

来源:山西晚报编辑:郭晨霞发布时间:2019-09-10 17:44:30

20190910_a28c9bdb2426a5d0cdf8899008ea389a.jpg

  8月26日,对于山西援疆教师李志强和陈宇鹏而言,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们二人的妻子董梅和葛文霞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进行支教,正式加入了援疆队伍。今后,这两个家庭由夫妻变“战友”,组成了援疆队伍中的“夫妻档”。

  终于团聚却又面临分离  

  2017年2月,山西省实验中学的地理教师李志强成为一名援疆教师。两年半的时间里,李志强用自己的能力和坚持,在五家渠第一中学收获了学校和学生们的认可,给当地带去了先进的教学经验。

  晋疆两地远隔千山万水,教育环境也有着不小的区别。据李志强回忆,当他走进课堂的那一刻,学生们给予的热情让他在感动的同时,又倍感压力。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他发现,这里的孩子由于生活在边疆,环境相对封闭,在学习方面的自信心略有不足,这又确实影响到他们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树立起他们的信心!

  李志强通过一系列实践,通过自己的“引、思、议、讲、练”5字教学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成绩上下功夫,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很快,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好转。

  “同事非常热情,过节怕我落单,邀请我到家里吃饭;学生很淳朴,补完课家长会送来新鲜的水果。”李志强说,原本一年半的支教时间很快就到了,当他准备收拾行囊回乡时,一幕幕画面在眼前闪过,他发现自己内心深处已对新疆的学生们产生了浓浓的情谊,“我心想,既然不舍得,就干脆再留一年半。”

  李志强热爱教育事业,但这样的决定,还得征得妻子和全家人的同意。“我妻子董梅也是山西省实验中学的一名教师,在我援疆走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她一人照顾家中老小,很不容易。”李志强说,那一年多时间,妻子的父母生病,孩子正在学习的关键时期,妻子只能逼迫自己承担起“家庭顶梁柱”的角色,“她其实是不习惯的。”

  董梅和李志强结婚18年了,这次是分开 最长的时间。“到了新疆后,他就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夜猫子,改教案、批作业……几乎每天都是在凌晨两三点休息。他还有高度近视,我特别担心他的身体……”说起丈夫的工作,董梅打开了话匣子,句句都充满着关心。

  为了解决家庭的实际困难,也为了不让新疆的学生们失望,李志强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动员妻子也来援疆,干脆把孩子也带来。终过一番考虑,董梅同意了这个方案。于是,她向学校申请来援疆。2019年8月26日,董梅正式成为一名援疆教师,“夫妻二人能够接力援疆是一种缘分,是一种责任,更是一辈子的骄傲。”董梅对山西晚报记者说。

  但新问题也来了,董梅的援疆工作才刚刚开始,李志强已延长一年半的援疆时间不久后也将结束,他们面临的又将是新的抉择。

  “作为一名老师,到哪里也是教学生”  

  进疆之前,陈宇鹏已经在职教战线摸爬滚打了29年,在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他是电子维修领域的高手。陈宇鹏的妻子葛文霞,是长治市第七中学高中英语教师。2018年7月下旬,当陈宇鹏给葛文霞打电话说自己准备去援疆时,葛文霞就说:“要不咱们一起去吧!”

  于是,葛文霞就向学校递交了援疆申请。但由于当年援疆学科的调配,葛文霞没能如愿。“我和老陈说,你先去援疆,明年我再申请!”葛文霞告诉山西晚报记者。

  2018年8月29日,陈宇鹏进疆履职。从那时起,在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实训中心,每天都可以看到陈宇鹏忙碌的身影。“学校的实训条件很好,学习职业技术,最重要的是多动手,我尽可能让我的课更生动,多带学生们实践,增强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陈宇鹏说。

  在日常教学中,为了让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具时效性,陈宇鹏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所有资源,并把先进教学经验和当地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和带动学校的教研活动深入开展。

  “看到学生们的实践作品,作为老师觉得很高兴、很欣慰。”陈宇鹏表示,作为援疆教师,自己有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有责任去帮助他们成长,也希望能够看到他们开花结果,能够用学到的技能去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为家庭、为社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教学,尽自己的所能,去改变每个学生的命运,那么所有的奉献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陈宇鹏在新疆兢兢业业教学的同时,妻子葛文霞一直在努力申请来援疆。终于,今年她的援疆申请通过了。如今,葛文霞在五家渠三中担任初一英语教师。由于学校路途遥远,陈宇鹏和妻子葛文霞各自住在各自的教职工宿舍,每到周末才能见到。

  拿同事们的话来说,陈宇鹏和葛文霞这对夫妇着实是天作之合,工作中互帮互助,生活中举案齐眉。他们在各自的教育事业上干得顺顺利利的时候,却自找“苦”吃,迎来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我们的儿子也上大学了,他可以照顾自己。我在新疆和丈夫一起支援新疆的教育,我们不在乎自己吃了多少苦,我们更看重的是做了多少事,为边疆的教育事业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葛文霞说。

  陈宇鹏回答得更为朴实:“作为一名老师,到哪里也是教学生”,他希望可以把自己所学带到新疆,帮助更多的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山西晚报记者 李飞飞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