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中原 > 正文

78岁志愿者马金明:传承雷锋精神 义务指挥交通八年多

来源:山西晚报编辑:郭晨霞发布时间:2019-09-19 17:33:58

20190919_0346d87b56acffde5d579121cf09592d.jpg

  说起马金明,可能很多人不认识,但要说起在山西省太原市五一广场上义务指挥交通和指路的老人,相信有很多人都有印象:他站在五一广场的东南角,举着印有“雷锋榜样”的牌子,提醒路人遵守交通规则,提醒司机们拒绝酒驾,安全出行。

  今年78岁的马金明,坚持志愿指挥交通,一干就是八年多。说到梦想,马金明老人说,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他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将它传承下去。

  随身带着暖水袋和救心丸

  9月18日10时许,山西晚报记者来到五一广场东南角。马金明正给两位外地人指路,告诉他们到对面去乘坐公交车。绿灯亮了,行人匆匆忙忙过马路。马金明趁着人少时候,喝点热水,润润嗓子。

  不一会儿,红灯亮起。

  “大家请稍等,不要闯红灯。”

  “注意安全,看好孩子……”

  马金明提醒着等红灯的行人。他旁边的牌子上印有“雷锋榜样”字样,自制的小红旗上印有“拒绝酒驾安全出行”八个字。有时候,绿灯亮起,右拐的车辆会挡住行人的去路,他就会用这面旗子,提醒司机给行人让行。山西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多数汽车都会遵从马金明的指引。

  马金明正在义务指挥,有一位白发老者赶来。他问道:“最近半年多怎么没有见你呀?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

  面对老友的贴心问候,马金明也说出了实情。原来,最近半年,他的腰椎老毛病又犯了,一直在家养病。最近一段感觉好多了,就又出来义务指挥交通了。

  11时40分许,马金明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准备回家。回家前,他要在附近的饭店里稍微休息一下,也跟山西晚报记者聊起来义务当志愿者的初衷。

  山西晚报记者发现,马金明老人随身带了很多东西。首先是一面大牌子,其次是两个拐杖和一个小轮椅。他身上还带有用来指挥交通的哨子、用来拦汽车的旗子和保护自己的反光背心,此外,他还带有一个暖水袋和一小瓶救心丸。因为他最近腰疼得厉害,所以必须用暖水袋焐一下,指挥交通累了,坐在小轮椅上歇一会儿。那一小瓶救心丸,是怕心脏不舒服备着的。还有一个中国红十字志愿者服务卡,他说是自己签了死后捐献遗体的协议后,太原市红十字会专门给发的。

  曾瘫痪在床病好后继续做好事

  马金明说,他是1941年出生的,比雷锋小一岁。工作后,他坚持学雷锋。一出门,就让自己像雷锋一样上岗。在一次工作中,他在搬煤面的时候,不慎摔倒在地,导致腰椎受伤,瘫痪在床。之后,他开始自己学习医学常识,慢慢锻炼自己的腰椎。说起自己再次站起来的事,马金明一脸的骄傲。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他当时在上海,以一名山西志愿者的名义,做公益事业,宣传骑车绿色出行,宣传交通安全。2011年,他回到太原,开始在五一广场义务指挥交通。这一干,就是八年多。在这期间,他帮助过4个小孩找到家长,最小的4岁,最大的12岁。还有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他周围徘徊了很久,告诉他:自己想跳楼。原来,这个男孩跟爱人结婚不久,他在烟台工作,爱人在太原,后来两人异地产生了矛盾。男孩便辞职来到太原,结果还是没能挽回这段婚姻,就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最后,马金明老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男孩,不要放弃生命,一切都能从头再来。后来,男孩也承诺,不再做傻事。之后,男孩多次给马金明打电话,感谢他的好心肠。

  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坚持下去

  马金明觉得,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他以自己亲身经历,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1963年,他参加了工作,第二年组织上成立了雷锋团,他就是成员之一。“雷锋走了,我在!”这是当时雷锋团的誓言,而这个誓言,也一直跟随马金明老人。他不仅教育儿女们这样做,而且也多次给小学生们讲述自己的事,让他们多做好事,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今年年初,马金明老人的腰椎出了问题,在家休养了很长时间。稍微好转以后,他不顾老伴的劝说,又走上了岗位。

  为何要坚持做交通指挥员呢?马金明表示,很多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他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去改变他们,所以就坚持在五一广场义务指挥交通。这期间,有五次在阻拦别人闯红灯时,他被打伤。还有的人嫌他碍事、多管闲事,多次来找他麻烦。对于这些,马金明都没有退让。

  “实实在在干点儿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采访结束时,马金明说,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坚持下去。山西晚报记者 宋俊峰 实习生 原宇杰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