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中原 > 正文

山西晋城毕腊英:当人大代表就要操心群众的小事

来源:新华网编辑:郭晨霞发布时间:2019-09-20 15:51:38

  新华网太原9月19日电(王亮)春华秋实,太行山上的黄梨已挂满枝头。眼见自己参与提出的黄梨振兴建议结出硕果,山西省晋城市人大代表毕腊英笑了,“当人大代表,要想着大家的事,多提对多数人有益的建议。”

  56岁的毕腊英在当地是一位“名人”,30多年来继承父亲的遗志,依靠养猪捐资助学40多万元,是党的十九大代表,也是晋城市人大代表。毕腊英的屋子里摆满了“全国文明家庭”“捐资助教先进个人”等各种荣誉。

  2001年,毕腊英看到一个小孩子没钱上幼儿园,就自己办起了幼儿园,每个学生每月收费10元钱。别人办幼儿园是挣钱,毕腊英在10年间为幼儿园投入了约10万元,“我办幼儿园是为了孩子有学上,可不是为了挣钱。”

  这位慷慨的农妇在自己两个女儿眼里却是“抠门妈妈”。“小时候给孩子买过年衣服会买大一号的,让她们多穿几年。”谈起这些年对女儿和家庭的亏欠,毕腊英红了眼睛。

  毕腊英从来没有在捐资助学上犹豫过,也从未想过让别人感谢她。“我大部分是去学校通过老师把钱给孩子,不会去联系那些学生,我觉得那样会让学生有压力。”

2017年,响应环保的号召,作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毕腊英带头关闭了养猪场。

  养猪时候起早贪黑,虽说是个辛苦钱,但毕腊英还有收入;2017年,作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毕腊英响应环保的号召,关了养猪场。

毕腊英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继续助教。图为毕腊英在整理学校图书室的书籍。

  “我有多大能力就尽多大心吧。我现在能去学校扫扫地,能照顾下学后没人接的孩子。”毕腊英担负起抚育第三代的责任,“我没有啥存款,养老就靠女儿们了。”

  身边的村民有事向她反映,家里的亲戚有事也找她帮忙。对多数人有益的事,比如农村污水处理、寄宿制小学建设、加强秸秆综合应用等,她积极建议、履职尽责。但涉及调动工作等个人的事,毕腊英从来不张口,有的亲戚还因此对她“看法不好”。

寺庄镇党委书记贺俊峰在和毕腊英交流黄梨产业的发展。

  中秋节后,高平市寺庄镇党委书记贺俊峰陪着毕腊英看了黄梨园、梨果加工设备,“镇党委镇政府依托黄梨优势,在引进龙头企业、梨树种植、黄梨加工等方面发力,着力打造绿色宜居、休闲养生的黄梨小镇。”毕腊英看到自己参与提出的黄梨振兴建议正在“结出”硕果。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