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有近四成贫困户的李子沟村,如今村容村貌大变样,还通过发展特色种植等走上致富路
河南商报记者付首鹏 通讯员郭建立 王毅 吴志伟 文/图
8个自然村,分布在长约3公里、宽约2公里沟壑万状的丘陵上;2337名村民,近四成是贫困户;出行少道路,庄稼靠天收,收入靠打工,吃水都困难……这是新安县磁涧镇李子沟村曾经的写照。
如今,这里群众生活发生了大变化。
生活
曾经吃水难,如今饮水没有水垢又很甜
脱贫攻坚以来,该村修路安装路灯,修建游园村标,开挖520米深水井,引进休闲农业综合生态园项目,发展特色种植,群众生活发生了大变化。
10月2日,在李子沟村,该村党支部书记耿高峰正在给村民们发放水表水卡。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李子沟村开挖的520米深水井投用,通往各家各户的管网陆续建成,不少村民吃上深井水。
吃水是李子沟村的难事、大事。自备井,或山里渗出来的山泉水,成了村民主要的水源。但就是这些水源,不一定能完全有保障,天稍微干旱,就有不少水井出水量变小,甚至打不出水。且这里的水,水垢大,不少村民做饭,先把水烧开后再澄清了做饭。
李子沟村的石东自然村,由于地势高,村民吃水更困难,去年借助于其他村的水利设施,该自然村通过铺设长距离的供水管网,吃到了深井水。“没有水垢,水很甜,就是有点贵。”村民王战伟说,他希望能尽快吃上价格低的本村深井水。
据了解,由于供水距离远等原因,李子沟村的深井水供水价格要比从其他地方引过来的水每吨便宜一元多。
产业
建休闲农业综合生态园,发展特色种植
解决饮水难题只是李子沟村改善居住环境的一个方面。去年以来,该村先后拓宽出村道路2.1公里,并将通往各自然村的道路进行拓宽修复;修建了街心花园等,树立了村标,乡村气息更加浓厚。让村民感到生活更有奔头的是,该村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结合自身地域特点,搞休闲农业综合生态园项目,发展特色种植,走生态致富路。
从该村走出去的企业家张栋返乡创业,从该村流转土地2000亩,发展集大粒樱桃、软籽石榴等特色经济林种植、销售,水产养殖、农家乐、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综合生态园。目前一期1000亩已经建成,园内樱桃连片,石榴已成规模,借助水利工程,实施的生态养殖项目也已见雏形,生态园逐渐完善。
在龙头项目带动和技术支持下,当地村民开始自发搞特色种植。
目前,该村道路两侧,村民自发种植上了樱桃、石榴等果树,有的村民还搞起了花卉种植,向洛阳等地供应绿植等花卉。除此之外,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到生态园打工等方式,实现了增收。“我们村今年就要实现脱贫摘帽了。”耿高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