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1月11日电(蒲思静)近日,“我的公交我的城”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临汾,在这个没有地铁、没有轻轨的城市里,体验快速公交、智慧公交、绿色公交,了解其绿色、便捷、智慧的公共出行服务体系。
资源型城市临汾的公共交通究竟凭什么进入全国媒体视野,令采访团眼前一亮?
采访团成员体验人脸识别支付。
纯电动公交助力城市绿色发展
10路公交车,途经43个站点,往返一个来回需要2个小时。驾驶员刘亚平每天在这条线路上需要往返四趟。八年前,刘亚平成为了一名公交车驾驶员,开启了她的“路上人生”。
“原来的公交车是柴油车,噪音大、冒黑烟,夏天一身汗,冬天冻得直打哆嗦。”刘亚平说。
2016年,临汾成为山西第一家实现纯电动公交车全覆盖的城市。从此,穿梭于街道、村庄的423辆纯电动公交车在平阳大地掀起绿色出行新风尚。
有了“新伙伴”,刘亚平的感受也不一样,“车开起来操作轻便、性能稳定,工作环境也舒适,还配备全车监控、减震气囊等功能。”
与之前的燃油车相比,纯电动公交车的运行成本大大下降。临汾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国全算了一笔账,仅以燃气费用对比测算,以一辆纯电动公交车每天行驶250公里、每月行驶28天为例,天然气价格3.8元/立方米,气耗38立方米/百公里;电价0.6元/度,电耗100度/百公里。
安国全表示,截至目前,临汾公交已率先在山西省实现了三个100%——公交车100%为纯电动车,100%可回场停放,100%回场后能充电。
和驾驶员们一样,乘客们也有了直观的感受。临汾市民承先生说,“换了纯电动公交车之后,我能不开车就不开车。电动公交车内宽敞、干净、舒适,外面无噪音、无尾气排放,公交车从面前驶过,也没有异味。”
临汾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冯小宁介绍称,临汾市区目前共有公交线路29条,线路里程862公里。2018年临汾纯电动公交车运营里程2019万公里,年客运量5580万人次。
“智能公交电子站牌”上实时显示车辆信息。
N种付费方式开启智慧出行
截至目前,临汾公交已实现微信、支付宝、人脸识别等10余种支付方式,市民乘车由原来的“伸手刷一下”变为“眼睛看一下”。此外,打开手机,点击“临汾掌上公交”,车辆位置、到站距离、站点线路等服务信息就可以实时显示。
“我很多年都没坐过公交,不知道车啥时候来,干等着浪费时间。听孩子说现在坐公交很方便,可以扫码支付、刷脸支付,手机上也能看到公交车到站信息。”市民刘女士说:“我还挺期待的,特意来体验一下。”
刘女士介绍称,准备出门时,她就打开手机查看公交车到站信息,计算好所需时间卡着点出门;到达站点后,电子站牌正好显示所乘车辆即将到站。上车后,拿出二维码对准机器即时扫码,机器便发出“请上车”的语音提示。“方便、快捷,以后要经常坐。”刘女士总结了这次乘车体验。
2019年8月,临汾市区所有公交站台上都添置了新物件——“智能公交电子站牌”。55寸电子显示屏分为三个功能区,线路信息、天气情况、飞机高铁信息、电子地图、换乘路线等服务信息一应俱全。乘客可及时了解公交车到站时间,合理规划出行路线。
临汾公交驾驶员正在进行礼仪培训。
便捷服务改善乘车体验
“您好!欢迎乘车,请往里边走,谢谢!”坐上临汾的公交车,迎接乘客的是工作人员的微笑和欢迎手势。这样的情景对于临汾市民来说不陌生。
“临汾公交通过邀请山西师范大学空乘专业的老师对公司全员进行礼仪培训,提出了临汾公交‘空乘化’服务的新理念,并提出细化要求。”安国全说,“刚开始大家也不适应,慢慢经过培训、引导、实践等多次反复强化,大家也从内心接受了,语言动作也自然了。”
为保障学生们公交车出行安全,临汾公交还设置了“特殊服务”。孩子们刷卡乘车,家长们会实时收到乘车信息。
乘务人员休息室的文化墙上张贴着《安全服务标准规范细则》(2019年9-10版),包括安全服务禁令、环境管理、服务形象等细项60条。
安国全介绍称,这是最新修订版,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大家服务意识的提高,还会继续细化和增项。
冯小宁表示,2017年,“十三五”第一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名单公布,临汾是山西省唯一获得创建资格的城市。三年来,临汾积极构建以公交车为主体,以自行车、步行为延伸的城市绿色出行体系,在促进和保持公交行业良好发展的同时,也慢慢赢得了老百姓的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