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中原 > 正文

夏邑县朵朵蘑菇绽放“财富花”

来源:大河网编辑:李茗茜发布时间:2019-11-14 11:14:40

夏邑县菇农正在食用菌大棚中种植双孢菇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陈沛文朱哲摄影

  2019年国庆阅兵中,商丘市夏邑县农民王飞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名新型职业农民代表登上10号彩车,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群众游行。王飞获得这份殊荣背后,是夏邑县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的剪影。

  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夏邑县夏秋粮产量常年保持“双十亿”。但粮食大县的定位,也要求夏邑县在产业发展和粮食种植间寻求平衡点。在“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的战略定位中,夏邑县培育出一条食用菌产业新出路,让草菇和双孢菇成为享誉全国的新名片。

  秋冬时节,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在夏邑县食用菌种植大棚看到,不少双孢菇在土中探出头,等待半个月后的丰收季。在当地菇农眼中,这朵朵蘑菇绽放的是带给他们幸福生活的“财富花”。

  一束食用菌“火种”燎原夏邑县食用菌产业

  对于豫东大地来说,往常的10月底是难得的闲暇时光,田里的作物已经收仓,冬天播的麦粒正在土地里积蓄来年的丰收。但对于夏邑县程大庄村食用菌种植户来说,这个时节是火热的开始。

  11月1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来到夏邑县程大庄村,不少村民正在食用菌种植大棚里运送细土。这里的食用菌种植大棚并非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而是由砖混结构组成,每50厘米则有一处“十字窗”,利于大棚的透气。

  走进大棚,能明显感觉到空气的潮热,室内整齐摆放着多达7层的食用菌架,架上堆满了培养基。培养基上,不少白色的蘑菇已经探出头,菇农细心地在这些培养基上再撒上一层细土。

  程大庄西村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扈站军告诉记者,现在正是双孢菇种植的时候,而在当地种植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种植体系,“比如我们在培养基上种植菌丝以后,还要在上面撒一层细土来增加产量,但只有恰到好处才避免食用菌被压死”。

  据了解,双孢菇从今年10月一直种到明年5月1日,每半个月可出一茬儿双孢菇,每平方米能产双孢菇约40斤。“当夏天天气转热,在5月1日至7月1日两个月间,我们就换成适宜高温的草菇种植,这也是夏邑县长期摸索后,将双孢菇和草菇作为主力食用菌种植的原因。“扈站军笑着说。

  在这个拥有640户村民的村庄中,就有480户村民在从事食用菌种植产业,村里共有426座食用菌种植大棚,遍地开花的大棚也成为村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如果按照每座大棚5万到7万元的利润,全村产值至少超过2000万元。”扈站军说。

  程大庄村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是夏邑县食用菌产业的发端与剪影。据了解,1998年前后,该村村民程丕七在福建打工,并将学习到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带回了夏邑老家,这一把“火种”很快在夏邑县燎原,2008年前后,巅峰时的程大庄村就有1300多座食用菌大棚。

  短短20年时间里,夏邑县抓住其中的产业机遇,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贷款、补贴、完善产业链上下游等形式,让食用菌产业生态趋于完善,双孢菇与草菇也成为夏邑县一张新的农业名片。

  科技兴产食用菌构建立体高效农业

  “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河南省蓝天食用菌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庆勋认为,食用菌产业具有四大特征,可以说与夏邑县农业大县的禀赋得到了有机结合,这也是夏邑县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的内生动力。

  作为夏秋粮产量常年保持“双十亿”的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夏邑县也需要找准产业发展和粮食种植产业的平衡,食用菌种植时间与农忙错开,这相当于让种植食用菌的村民有了双份收入。

  与一般蘑菇培养基由木屑等组成不同,夏邑县选择的草菇和双孢菇的培养基由牛粪、麦秸秆和稻草等掺和而成,这些昔日种植、养殖后的“废料”摇身一变,成为夏邑县食用菌产业的“香饽饽”,种植高峰甚至还要远赴内蒙古等地的养牛场区收购畜禽粪便。

  在蓝天食用菌产业园入口的仓库处,一包包印有植物栽培土字样的编织袋正准备装车运输。张庆勋解释,食用菌种植后的废菌渣,其实是很好的花肥,可以打包成为植物栽培土,50斤一包的栽培土也能卖数十元,“也就是说,食用菌从生产到收获的整个过程,完成了一个立体高效的资源循环”。

  夏邑县农业局副局长李彦启告诉记者:“一个占地0.2亩的食用菌大棚,就可以产生4万元的纯收益,这个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普通的经济物种植。”

  随着市场的需求扩大,夏邑县的食用菌产业也在向科技化和精细化方向转变。

  为了提高种植效率,夏邑县程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对种植大棚进行了迭代更新。记者了解到,这些新型大棚除了材料上升级,在每个大棚背后还有调节气温和湿度的机器。

  “今后,大棚温度、湿度等数据实时反映到我的手机上,轻轻一点,就可以进行远程操作。”该合作社理事长程鑫告诉记者,更为省力的是,新的蘑菇架可以自动上、卸培养土,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些改进,不仅可以让该合作社实现全年不间歇种植食用菌,培养基每平方米产量也从40斤左右提升到50斤左右。

  通过精细化管理,夏邑县的食用菌实现了市场价格优化。“以前蘑菇都挤在一个时间段上市,供大于求,价格没有优势,现在靠科学技术和自动化设备,蘑菇上市时间可以错开,通过调剂供求来获得更好的收益。”程鑫说。

  完善产业链生态小蘑菇长成大产业

  “要想富,种蘑菇;要想富得快,多把大棚盖;一年一个棚,盖起楼两层。”当地流传的顺口溜,也成为百姓的致富诀。

  看到了种植食用菌的前景,一些贫困户想要种植食用菌却没有钱修建种植大棚,夏邑县积极引导当地食用菌产业园与贫困户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共赢。张庆勋告诉记者,种植户有两种主要模式与蓝天食用菌产业园合作,“有技术的村民,可以直接租赁大棚,自负盈亏;没有太多技术,可以由产业园提供菌种、技术等,而村民提供日常维护、采摘等,最终的收益五五分成”。

  在蓝天食用菌产业园工作的菇农钱金春告诉记者,此前是贫困户的他通过第二种合作模式,在蓝天食用菌产业园包了3个大棚与产业园利益分成,每个大棚每年分到手的收益有两万余元,一年就有6万余元收入,让家庭实现了脱贫。

  夏邑县通过灵活的模式,调动了村民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迅速扩大了种植面积与种植产量,让贫困户脱贫有道,让村民致富有门,从而实现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目前,夏邑县各类食用菌加工、采购企业达50家,专业合作社16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有1家出口企业通过了检验检疫注册备案。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金之荣食品工业公司通过了美国FDA官方认证,生产的食用菌罐头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当时之所以来这里投资建厂,就是因为这里有优质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河南金之荣食品工业公司副总经理魏英翔告诉记者,作为福建人,在与夏邑县打交道中,对当地的人文风情产生了感情,“我们将商标注册成‘菇邑儿’,也就是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夏邑产好蘑菇”。

  据介绍,夏邑县年出口食用菌罐头1万吨,销售盐渍菇7万吨,为福建、山东、四川、广西4个省的出口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目前夏邑县有食用菌大棚1万余座,涉及车站、郭庄11个乡镇,从事食用菌生产的菇农达到两万余人,涉及经销加工的有2000余人。”李彦启告诉记者,目前,夏邑县全年双菇(草菇、双孢菇)产量达到15万吨,产值16亿元,成为夏邑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同时,夏邑县也在积极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园,项目资金达到3000余万元,将撬动社会资本16亿元,打造生产、加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电子产业园。

  “虽然是小小的食用菌,但在夏邑县成长为大产业,未来也将有更多的村民依靠食用菌发家致富,也将有更多的消费者品尝到咱们夏邑县的好蘑菇。”李彦启说。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