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中原 > 正文

花馍女孩:指尖上演绎多彩世界

来源:新华社编辑:王敏发布时间:2019-11-20 15:42:31

  初冬的早晨,石家庄远郊上空薄雾轻笼,一片宁谧。一切就绪后,花馍面塑师韩彤
彤又开始了一天的创作。新华网王立鹏摄

  韩彤彤是一名“80后”,受母亲的影响,她自幼喜欢上了这门艺术,大学期间又打下坚实的美术功底,此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制作风格。在之前举办的河北省旅发大会上,韩彤彤应邀制作的花馍作品《河北欢迎您》赢得众多好评。新华网 王立鹏摄

 

  花馍,亦称“捏面花”,是用面捏成的工艺品。在我国北方地区,民间逢年过节有蒸制花馍的习俗,枣花、春燕、面鱼……不同造型分别带有不同的寓意。新华网 王立鹏摄

 

  制作花馍包括搓、捻、剪、按、卷等十多道工序,使用的工具包括剪刀、筷子、梳子、竹签等。由于技法独特,部分地区的花馍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种民间艺术,凝结着民间智慧。”韩彤彤说。新华网 王立鹏摄

 

  “创作需要灵感,安静的环境能让我的思路更宽阔。”韩彤彤介绍说,“自打从事这一行业,每天都在潜心钻研,设计草稿、调配面粉、打磨造型,全部精力都投入了进来。”新华网 王立鹏摄

  起初,韩彤彤遇到不少困难,面团硬度不达标、制作的花馍形象不够逼真、工作操作不熟练都会影响最终效果,并且稍有不慎就得重做。新华网 王立鹏摄

 “制作花馍极需耐心,丝毫的差错都会影响整套作品的美观。”严谨的工作态度让她的花馍日渐“高端”。新华网 王立鹏摄

 

 

  蒸制花馍时,她会随时查看蒸笼内的温度。新华网 王立鹏摄

 

  渐渐地,她摸透了其中的门道。在传统花馍的制作基础上,她不断创新,“将传统花馍和果蔬汁、牛奶、蜂蜜、鸡蛋相结合,制作出可食用的彩色花馍。”此外,她还制作出了适合中国人口味的“中式蛋糕”。新华网 王立鹏摄

  切面、捏型、着色,微小的工具夹在指间,快速而不慌乱。在她的工作室,韩彤彤现场展示了自己制作的“金鱼”。新华网 王立鹏摄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