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牌
11月23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能力重构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该中心是全国首家职业能力重构研究机构。
今年国家提出高职扩招100万,鼓励更多高中、中职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面临生源多元化、学生综合素质差异较大、知识接受能力千差万别的现实,高职院校如何才能让起点各异、目标有别、出路不同的各类学生完成学业?又如,本科毕业再读高职学技术、军人退伍再入校学技能,如何重构他们的职业能力,以便将来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中发挥最大潜能?……职业能力重构研究机构的揭牌,将有效解决这些现实问题。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主任朱清孟,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垠亭,学校党委书记苏东民、校长孔凡士共同揭牌。
仪式结束,鲁昕以《在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定职教文化自信和职教学生全面发展》为题作了主题教育专题报告。
陈垠亭在致词中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能力重构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重新构建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促进职业教育重构能力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推广应用于全国职业院校,助力河南省乃至全国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职业能力重构研究中心的成立,就是要通过开展学生分层次培养、差异化培养、育训结合等研究,把能力重构不断实践于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形成全国高职院校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苏东民说。
孔凡士在发言中说,机构将围绕中国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将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变革的理论和路径研究,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士后”班、“军士后”班、坝道工程医院“医士”班、优长班、轨道交通创新实验班等分层次、差异化培养的实践基础上,探索“1+X证书”制度及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方式方法,打造“产学研创”综合平台等,为职业教育重构能力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推广应用于全国职业院校提供宝贵经验和重要研究案例。(智泓)
作主题教育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