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中原 > 正文

阳泉日报小记者古玩城里学鉴宝

来源:阳泉晚报编辑:郭晨霞发布时间:2019-11-27 16:25:04

  “这是真的吗?”“我可以摸一下吗?”刚走进古玩城大厅,阳泉日报小记者和家长们就被眼前琳琅满目的瓷器、书画、玉器、根雕等吸引。他们围绕在展示台前细细观看,议论不停。11月23日,小记者走进阳泉古玩城,在专家的引领下,学习古玩知识和鉴宝“秘笈”,参加古玩竞拍,体验了一场别样的文化“穿越”之旅。

  活动伊始,来自阳泉市收藏家协会的专家芦文国作为主讲嘉宾,深入浅出地为小记者普及了古玩鉴定及收藏的基本知识。小记者们一边认真聆听,一边快速在采访本上记录。芦文国告诉小记者,古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在收藏古玩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不断汲取知识,才算“玩”出真名堂。芦文国的讲解得到了家长和小记者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带着新学到的知识,小记者们进入了“实战”环节——夸夸我的“传家宝”、古玩辨真伪和模拟拍卖。

  夸夸我的“传家宝”环节一开始,三位小记者便陆续上台,侃侃而谈,自豪地介绍了自己的“传家宝”。“我家的‘传家宝’是一只漂亮的青花瓷瓶。”“这只银镯子原本属于爸爸的奶奶,一代代传下来,现在由我保管。”“我爸爸喜欢购买纪念币,2000年的‘迎接新世纪纪念钞’和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钞’都记录了很重要的历史时刻。”古玩城特邀鉴定专家翟星长、苗兵红、王业杰分别做了详细点评,并为大家延伸讲解了相关知识点。他们还特别指出,“传家宝”承载和传递着一个家族的信息和情感,其意义比实际价格更值得关注。听到这里,小记者和家长们纷纷点头。

  接下来的古玩辨真伪和模拟拍卖会上,小记者们化身鉴定师和收藏家,运用刚刚学习到的知识,使出浑身解数鉴宝、夺宝。“这枚银元有‘包浆’,肯定是真的。”“专家老师说真品的声音婉转悠长,这是假的。”……他们有的举起放大镜和手电筒仔细观察,利用专业器具称重量、量尺寸;有的用手指触摸质感,竖起耳朵辨别声音;在拍卖大厅里,对于自己认定的“宝贝”,他们时而举起专属的竞拍号牌加价,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时而和身旁的“同行”低声探讨几句“战术”,有模有样,入戏颇深。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明白要想学好鉴别文物,不光要多看多学多问,积累经验,对我们学生来说,平时还要学好历史文化知识。”小记者王可欣说。参加本次活动的家长也颇有感触。小记者王皓天的家长表示,自己平时对收藏也很感兴趣,这次通过各位专家的讲解,增长了相关的知识,懂得了文物的传承意义,提升了思想境界。“孩子们不光开阔了眼界,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说。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