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中原 > 正文

山东两批医疗队凯旋,看他们在“生命方舟”中战疫的“山东实践”

来源:齐鲁晚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3-17 16:23:35

  3月17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了解到,山东省第四批和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全体队员,顺利完成方舱医院的工作并结束休整,将于今天(3月17日)凯旋。在武汉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每4人就有1人是在方舱医院治疗的,“方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舱”。继3月7日山东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所在的东西湖(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休舱,3月8日,山东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所在的汉阳国博方舱医院随着最后一批病人的出院或转出也宣布休舱。据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在3月10日左右让方舱医院全部都休舱。

  自2月3日紧急改造建设方舱医院,到2月5日首个方舱医院接诊病人,再到所有方舱医院即将全部休舱,在这些“生命方舟”一个多月的战疫航程中,有338位山东医护人员留下了具有齐鲁特色的“山东实践”。

  管理之效

  全省近200家医院,338位医护临时组队

  “感谢山东医疗队,就是这个方舱医院开了后,我才住进院,我一家好几口全都感染了......”3月8日上午11点左右,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患者出院通道处,等待最后一批康复患者出院的吕涌涛,听到出院患者的诉说和感谢,思绪万千,自己紧绷一月的神经才稍稍缓解。

  2月9日上午9:00,省立三院院长吕涌涛,接到省卫健委通知,下午到机场集合,作为山东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领队,带领303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此前,他的同事,省立三院副院长李丕宝则作为山东省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已奔赴湖北黄冈。

  “303人,来自全省16地市、150家医院。”吕涌涛压力陡增,“来自这么多医院,如何才能将这支队伍凝聚起来,实现高效管理,快速形成战斗力,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在飞机上,303人的队伍,就完成了各种组织架构建设。吕涌涛介绍,将医护人员分成了10个医护小组,同时还设置了后备组、保障组、感控组等专业组别。“必须立即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用制度把来自各个医院的医护人员凝聚起来。”

  这些高效管理措施的快速搭建正是得益于此前到达各批医疗队的经验。2月2日,山东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作为我省首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抵达。2月3日,山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总支成立。山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总领队左毅带领队员们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与医疗队工作的有机融合,构建起了综合协调、医疗救治、护理管理、院感防控、后勤保障、医疗专家组、宣传报道等各工作架构,统一协调管理山东各批次援助湖北医疗队。

  2月6日,山东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这支队伍由来自全省29家医院的35名护士组成。他们统一纳入第三批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管理。为进一步加强援助武汉医疗队党的建设和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2月23日,山东省援助武汉医疗队临时党委正式成立,左毅任临时党委书记,统筹管理援助武汉地区的7批医疗队。

  进驻之速

  到达江城不足30小时,顺利开舱收治病人

  从接到通知到机场集合,不足5小时,2月9日下午2点左右,吕涌涛和他的302位战友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集合。

  而此时,先前到达的山东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在队长郭芳的带领下正式进驻东西湖(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这个方舱医院是武汉市首批启用的3家方舱医院之一,共有3个舱室,山东队所在的是B舱A区,与其他省的共计100位左右的护士负责219张床位。开舱不足24小时,床位几近收满。

  经过1个多小时的航程,下午晚8点30分左右,山东省第八批援湖北医疗队走出了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当所有队员抵达酒店安顿好已是2月10日凌晨5点多。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两次强调“应收尽收”。

  根据安排,山东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将进驻汉阳国博方舱医院,该院医护人员由湖北省妇幼医院、武汉市第五医院、四川、山东、福建医疗队组建。

  应收尽收,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建设方舱医院争分夺秒创造了“方舱速度”,山东医疗队从到达至入舱也做出了“山东速度”。

  “10日一大早,我们开始与当地政府对接,成立临时指挥部。”仅休息了两三个小时,医疗队员们就投了工作。“刚到医院查看环境时,主要是铺设了床铺等基础工程,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吕涌涛介绍,他们与当地及其他省医疗队紧密配合,共同协作,很快完成了相关准备工作。

  2月11日下午4点,正式开舱接诊患者,山东队负责其中的480张床位。

  “我是党员,我先上......”下午4:00-10:00,第一个班次,集中收治病人,工作量最大,一个个党员们冲锋在前,吕涌涛作为一名老党员率先带队进舱,第一批收治病人330人,很快病床基本收满。此时,距医疗队入住酒店后不足30小时。

  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医疗队党组织时刻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而党员则时刻发挥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自医疗队达到武汉后,有众多队员都提交了入党申请,积极向党组织靠拢。3月7日,山东援助湖北医疗20名队员首批火线入党。

  防控之严

  战“疫”一个多月,圆满实现“五个零”

  进驻医院虽然迅速,但是绝不打无把握之仗。

  “做好个人防护是所有工作的基础,每个人必须做好防护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2月9日晚,山东省援助湖北医疗总队临时党总支书记左毅到机场迎接第八批医疗队员,在机场,他就不厌其烦地强调。之后左毅又多次检查督导各批医疗队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

  就在吕涌涛和当地对接的同时,相关培训工作在酒店有序进行:穿脱防护服、个人防护准备、进驻方舱医院前的注意事项、对患者治疗和救治工作......“我们对队员们进行了系统培训,同时制定了严格的感染防控规范和流程。”吕涌涛说,除了做好院区内防控,住地防控及各种安全同样重视。

  “欢迎平安归来,辛苦了。”在山东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住地,每个班次下班,都会有领队、队长或者其他相关负责人与院感组人员一起迎接他们,并给队员们进行相关消杀。“队员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医院,我们要让他们感到安心,凝聚人心。”吕涌涛也坚持定期迎接队员下班。

  在山东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等其他各医疗队住地,都结合各自住所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严格的感染防控措施,并设置监督组监督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左毅每到一个住地检查都反复强调,感染防控,不仅仅是在医院区域的防控,还有生活区域及班车上的防控,任何区域的感控工作都不能出丝毫问题。

  为确保各队的防护消杀物资充足,山东省援助武汉临时党委积极与山东省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调度,确保相关物资及时调运。相关爱人人士也积极捐赠。

  在东西湖方舱医院,自2月9日入舱到3月7日休舱,山东医疗队负责的B舱A区接收入院患者325人,转出179人,出院177人。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自2月11日16点正式开舱收治患者,截止3月8日休舱,山东医疗队累计收治病人数599人,累计治愈出院人数305人,转出294人。

  截止目前,全部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进驻人员“零投诉”、治愈人员“零复发”的“五个零”。

  医护之精

  行走的二维码,架起治疗的心灵通路

  为了让患者更好地辨认,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上都写上了各自的名字。但在汉阳国博方舱医院,医护人员身上除了名字,还贴着大大的二维码,特别引人注意。

  在武汉汉阳方舱医院里,山东医疗队将患者称为“舱友”。为化解“舱友”们的心理问题,辅以“心理治疗”,队员们为患者们建立了一个汉阳方舱家人群,并将二维码贴在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上,患者只要扫描二维码就能进群,可以和医护人员们交流、沟通。

  “家人群里现在有几百人,还有专门的心理疏导群。”山东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成武县人民医院王爱平说,很多患者与医护人员都成了朋友,“医疗队不光要治疗患者身体上的疾病,更要梳理患者心理上的疾病,信心才是最好的良药。”

  在东西湖方舱医院,山东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也建立了患友群,采取相互鼓励、组织活动等方式方法,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安心配合治疗。

  山东医疗队在按照新冠肺炎诊疗指南做好相关诊疗的基础上,努力将相关诊疗、护理工作做到精心、细致,充分发挥心理疏导、中医按摩等方式方法的作用。

  在东西湖方舱医院,山东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肥城市中医医院李建菊教患者穴位按摩,减轻焦虑改善睡眠;沂源县中医医院王丽带领患者练习八段锦强身健体,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王春霞和队员们组织有奖竞猜等等,使患者离开病床,走入群体活动,回归原来正常的生活角色,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快了康复进程。

  医患之情

  医患携手抗疫,9岁患者“替武汉谢谢你们”

  除了专业治疗和精心护理,山东医疗队队员们还发自内心的去关心照顾病人。

  山东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沂源县人民医院桑园发现舱内一名高三学生没有手机无法上网课,便从山东老家托人买手机寄来,助力这位高考学生;患者腰痛时,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护士孟力维为其捶背按摩,被邻床的患者用手机拍下视频,发到了网上,被央视多频道播出;一位患者犯了颈椎病,济南市天桥第二人民医院小伙成述鹏拿出为媳妇推拿的手法为其推拿,在社交媒体上获赞无数……向这样的医患暖心事可谓比比皆是。

  医患情深,不仅仅是医护对患者,患者也体谅医护人员的辛苦和危险。

  在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就曾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既是接受治疗的病人,同时还是为病友提供服务的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与医护人员一起托举起了生命的方舟。

  运送物资、发放餐食,这支由轻症患者自发组织成立的志愿者队伍,被舱友们亲切地称为“小蜜蜂”。“他们这么多医护人员背井离乡,让我深受感动。用我自己的行动去帮助他们减轻压力,让他们腾出更多的精力来,为舱友做一些治疗。”一位29岁的患者汪先生这样说。

  王辰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在方舱医院里边,我们看到出现了很多非常感人的情景,患者之间互相帮助,医患之间的关系高度协调。有医生发感慨说,我们现在真的感觉到了就像十几二十年前的那样的医患关系,好像又回来了。这个就是方舱医院带了的人文关怀的效应。

  3月3日上午,湖北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9岁的小患者雯雯康复出院。其父转院后,她曾一人在舱内住了三天,医护人员对其精心关照。出院时,她强忍着哭泣向山东医疗队员们说,“我替武汉谢谢你们”。那一幕让无数人泪目。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