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形势转好,济南的“夜”也日渐恢复,越来越多的餐馆恢复堂食,商业综合体陆续开张,街区也多了一丝“烟火气息”。作为济南夜生活的标配,从3月20日(周五)开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兵分六路,对济南的24小时街区、夜市、烧烤店进行了探访和直播,全方位展现济南夜晚的烟火气。
进街区先登记有“仪式感”
营业由晚8点延长至9点
“济南的夜回来了!”3月20日(周五)晚上6点钟左右,属于悦立方的时间到来了。三三两两的市民结伴而行,有说有笑地走进悦立方街区。悦立方是洪楼商圈近两年涌出的“新贵”,解决了洪楼夜市东迁后洪楼商圈人气不足的问题。
在疫情期间,悦立方一边严抓疫情防控,一边对租户实行租金减免、推广扶持,为复工复产做准备,2月26日恢复了营业,3月14日全面复工。“这一天等了好久。”市民小郭激动地说,悦立方里有几家餐厅,她之前几乎每周都要和朋友在那聚上一回。“等待了两个月,熟悉的街区终于回来了。”唯一不同的是,如今的悦立方“安全感”满满。进街区先登记,已经成了市民如今必备的“仪式感”。
COCO的奶茶是不少人的最爱,桥头排骨酥脆看的小朋友眼馋,但对于记者来说,悦立方的八色烤肉是往常加班后的好去处,想起滋滋啦啦的烤肉声,就已经不知不觉地迈向了熟悉的三楼东北角。“这家店一直是我们三楼的销售冠军。”悦立方商业街工作人员刘先生说。
此时的这里已有5桌客人在就餐,大家隔桌而坐。测过温、消完毒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便可入座。由于疫情的原因,店员并未全部到岗,经理也在帮前忙后地烤肉。“我们现在一天会做四次全面消毒,针对疫情也特别做了如何安全就餐标识,贴于桌面。”八色烤肉济南区域经理赵先生表示,悦立方的客流量本身是比较稳定的,但疫情期间多少有受一些影响。
“现在我们店一般一天能接15桌客人,往常应该是在50桌左右。”但好在悦立方积极助力商户复工,在官方微博、公众号、抖音等为商户们做推广,“所以营收有在逐步恢复中,目前达到了50%左右。”
在采访中,不断有客人前来就餐,不过面对8点结束营业的时间,顾客稍显顾虑。“从3月21日开始,悦立方营业时间会延长到晚九点,并且是弹性闭店,如有客人就餐可延长到最后一位客人离开。”悦立方商业街工作人员刘先生说。
小吃店人气回升
一天到店三十多个客人
现在悦立方虽然不比往常般的热闹,但还是有些商铺门口排起了队。“老板,来2份蜜汁翅中,多放辣”、“好嘞,稍等会,马上就好”晚上7点,悦立方商业街区2楼的一家名为猪兄弟炸肉铺的小吃店门口,有不少顾客在排队等候。老板杨溪一人正忙得不可开交,一边招待顾客、收银点单,一边下锅油炸食物。
如此忙碌的景象,放到前几天,是杨溪无法想象到的。“我们是2月26号复工的,虽然正式恢复营业了,但是街区的游客一直不多,店铺的生意下滑的很严重。”在接待顾客的间隙,杨溪抽空对记者说,这一个月来,店里营业额最高只有700元,而在此之前,最差的时候营业额也能达到2000元左右。
另外,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员工还未返岗,目前店里只有杨溪一人值守。“到店消费的不多,主要都是外卖,平时我一人也能应付过来。此外,现在大家都还在观望疫情形势,重新招工也不太现实。”杨溪解释。
但是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杨溪明显感觉到这几天街区的游客多了起来。“尤其是今天下午五六点的时候,连着来了十几个客人,一直忙到了现在。”杨溪数了数,今天到店消费的客人将近有三十多个,是这一个多月来客流量最多的一天,“人多了好啊,说明咱这个城市正在慢慢地变回原来的样子”。
“她家做的很好吃,以前我经常来这里买。”排队等候的张先生笑着说,他刚下班就迫不及待地赶过来了,“好久没吃到了,太想念这个味道了。”
“我记得你,你来买过3次,你老婆来买过6次。”眼尖的杨溪,一眼认出了对方是常来店里的熟客,“今天来几份?还是老样子?孜然味的,不要辣?”杨溪的反应让对方感到十分惊喜,“对对,还是老样子。你记得这么清楚啊?”
“我记忆力很好,来过几次的顾客基本上都能记住。而且这些回头客也代表着对我们家店的认可,当然得用心去记了。”杨溪笑着说。“老板,点单”“来了来了,这就来了”结束采访后,在顾客的催促声中,杨溪立马回到了岗位上,继续她那忙碌而又紧张的工作。
夜市重新摆上了小桌子
商家也慢慢多了起来
“小伙儿,来点烤鱿鱼吧?”“套圈套圈,10块钱60个!”3月21日晚上,在水屯北路的柳云夜市上,接二连三的吆喝声和滋滋冒油的烤串儿给泉城带来了熟悉的烟火气。
李妮(化名)和丈夫经营着一家爆肚摊,两口子老家在东北,这个春节他们没有回家。“还好没回家,要不然回来也麻烦了!”李妮的爆肚摊已经开了五六年了,从东北开到了济南,他家的调味料独一个味儿,肚给的又多又满,料也可劲儿往里放,积累了不少回头客。
“上月底夜市就开了,但是当时几乎没人,商户出来的少,来的人更少。”李妮戴着口罩,手里拿着个网子在滚烫的汤里烫粉丝,边忙活边说,“每天都有人来给我们测体温,而且当时都不让在这吃,后面的桌子也不放。”
李妮介绍,来买的人必须得戴口罩,而且如果不带走要求在这吃的话,自己也不会卖给他。“都是为了安全嘛,为了自己安全,也为了他人安全。”快一个月了,随着济南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向好发展,李妮也明显的感觉夜市上的人越来越多了。
“从我们重新摆上小桌子之后,我们就觉得人开始多了。”除了来的人多了,商家也逐渐多起来了,现在加起来已经有二三十家了。“现在济南防控形势挺好,昨天(周五)晚上天挺暖和,人来的真是不少。”
爆肚热乎乎的出锅了,李妮把冒着热气的爆肚端到桌子上,快要溢出来的肚和浓稠的料汁儿喷香扑鼻。就在隔壁,烤鱿鱼的大叔娴熟地拿着鱿鱼在烤盘上翻转,鱿鱼和烤盘的滋滋啦啦的接触声音格外悦耳。
夜市门口的奶茶摊子上,冰凉可口的炒酸奶也随着春天的到来又成为了吃货们的新选择。套圈儿摊子上,有人花了一百多块钱套了一堆小玩意儿,杯子、工艺品堆得满满当当。夜市上,此起彼伏的烧烤声、吆喝声、聊天声不断。这口美味,这些快乐,大家都期待了太久。
烧烤店由外卖变成了堂食
晚上11点仍有食客进店
如今,烧烤店已经放开堂食,久违的烟火气又来了。“这都两个月没吃烧烤了,今天我专门约着同学过来吃烤腰子。”3月21日晚上,济南市民刘先生来到老金烧烤山大路店吃到了盼望已久的烧烤,他说他没想到自己吃顿烧烤还有些激动。
进入老金烧烤山大路店时,刘先生接受了体温测试,并扫描健康易通行二维码进行信息登记。“疫情还没有过去,这些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吃烧烤才能吃得放心。”在餐桌旁落座以后,刘先生才放心地摘下口罩,拿起菜单点餐。
由于是周末,在老金烧烤山大路店内堂食的顾客不少,每张餐桌的距离都在一米以上。“以前,我们能摆放70多张桌子,现在减少了一半,就是要确保的顾客之间的间距。”店长付英娟说,他们店在放开堂食以后疫情防控措施一点也没含糊,不仅餐桌之间保持间距,他们还为顾客准备了公勺,鼓励分餐制。
据了解,老金烧烤山大路店每天都会用84消毒液消毒,所有员工都要测量两次体温,员工在店内都会佩戴口罩。“现在疫情还没有结束,仍然要做好防控措施。”
“刚烤出来的烧烤会裹上一层锡纸送到顾客家中,这样顾客宅在家里也能吃到正宗的烧烤。”付英娟介绍,他们店在放开堂食之前通过“外卖”方式“自救”,这种“外卖”模式持续了一个月左右,总来销量还行,却比不上堂食。
“在家里也能自助烧烤,但是没有坐着马扎围着方桌吃烧烤有‘感觉’。”现场一位市民说,烧烤店开放堂食也释放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的信号,“吃货们”的福利来了,不过他仍然会做好自己防护工作。
而在和平路南侧一家小型的烧烤店,记者进店前也要测量体温,还要留下自己的详细信息,比如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以及居住地址等。进店的食客都自觉隔着桌子,上座率能达到六七成。记者在店内注意到,直到晚上11点仍有市民进店吃烧烤,12点半仍有食客“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