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教育怎么干?4月1日,省教育厅发布《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 山东省教育厅2020年工作要点》(下称《工作要点》),明确了今年要做好的23件事情。其中明确提出,年底前全面消除中小学56人及以上大班额,完成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加快推进康复大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建设,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
组织各地各校按要求
确定具体开学时间
省教育厅明确,推进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开展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一校一品”品牌创建。坚决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开展思政“金课”评选,实施重点马院、示范思政部建设项目,扩大高校“同城大课堂”覆盖面,开展思政课教改项目。推动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配备达到国家要求。
在坚决打赢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战攻坚战方面,《工作要点》指出,要组织各地各校按照要求确定具体开学时间。分级分类开展线上教育教学,加强毕业年级学生指导,做好不具备在线学习条件学生的辅导。严格留校师生管理,落实访学归国师生隔离措施。要细化开学工作方案,有序组织错时开学、错峰返校。
年底前全面消除
中小学56人及以上大班额
在全力以赴打好教育民生“收官”攻坚战方面,省教育厅指出,要实现失学辍学、大班额和配套园整治“三个清零”。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年底前全面消除中小学56人及以上大班额,完成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完成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资源教室建设任务,新建改扩建6—8所特教学校,提高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质量,完成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此外,还要实施学校食堂提升工程,基本解决中小学集中就餐需求。提升课后延时服务水平,建立长效机制。推进中小学校、幼儿园厕所革命。
高职院校试办本科职业教育
在优质中职举办五年制高职
在凝心聚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成势方面,省教育厅指出,将编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县(市、区)为单位编制并实施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2020—2030年)。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步伐,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高中招生制度改革。
《工作要点》指出,省地共建省级职教创新发展试验区。“一地(校)一策”编制职教发展方案。评选职教改革成效明显地方。启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建设高水平职校和专业。高职院校试办本科职业教育。在优质中职举办五年制高职。深化1+X证书制度试点。完成高职扩招。搭建产教对话平台,扩大混合所有制试点。建立职业院校和专业考核制度。
推进省属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
推进康复大学建设
启动“重点建设大学计划”“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启动“高校校长抓高质量发展突破项目”,实施分类管理考核,推进本科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省属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
与省科技厅共同构建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创新项目、成果转化、政策制度、人才培养和奖励激励体系。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推进康复大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建设,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支持学校与日本、韩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
加强函授站、学习中心等事中事后监管,加大网络课程资源与学习平台建设力度。推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规范化发展,推动山东开放大学建设。
打好新高考改革“滩头之战”
让教育督导真正“带电长牙”
《工作要点》强调,要坚定不移将教育改革进行到底。打赢教育评价改革的“龙头之战”。落实教育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研制并试行我省改革试点方案。实施“工委书记、教育局长突破项目”和“高校书记、校长履职亮点项目”。
打好新高考改革“滩头之战”。制定新高考改革配套文件。制定鼓励教师参与高考工作政策。推进标准化考点升级改造工程。加强命题和试评工作研究。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让教育督导真正“带电长牙”。出台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开展对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启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评估、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专项督导,完成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促进教育治理“效能释放”。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加强联合执法和联合惩戒。实施高校“一校一警”、中小学“一键报警”等安防体系建设,完善安全情况月通报制度,推进校园欺凌防治工程。做好语言文字工作。
招收5000名公费师范生
加大周转宿舍建设力度
《工作要点》强调,将久久为功筑牢夯实教育根基。全力构建全链条教师管理体系。招收5000名公费师范生,推进市级政府委托培养师范生试点。实施中小学校长素质提升工程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推进学校绩效分配制度改革。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推进职称自主评聘试点。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调整联动机制。加大周转宿舍建设力度。推进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建设。
在建强培优高校干部人才队伍方面,省教育厅指出,要健全经常性、近距离考察了解干部和综合分析研判制度。推进高校干部工作创新,实施高校优秀年轻干部“五个一批”工程,探索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聘任制。加大顶尖人才团队引进力度,举办青年学者泰山国际论坛。实施青创人才引育计划。
在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方面,出台教育系统绩效评价办法。调整普通本专科学费标准,探索放开部分公办高校部分专业学费标准。鼓励高校成立教育基金会,拓宽筹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