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中原 > 正文

山西省红十字志愿者协会18日启动千人献血活动

来源:山西晚报编辑:郭晨霞发布时间:2020-04-19 19:52:02

20200419_24449e2ed4a34d050df223c801d0220f.jpg

20200419_9cef2d1d45aefd1a8a3fe8d32f5cce60.jpg

  “请到这里填表、体检、验血。”

  “我先上车去献血啦。”

  “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距离。”

  ……

  4月18日早晨,山西省红十字会院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3辆做好消杀的采血车准备就位、已开始采血;献血车外搭着遮阳棚、摆着一排排桌椅,前来献血者填表、验血、体检;献血者或是团队或是个人,陆陆续续赶到;组织活动的志愿者忙着引导人流、维持秩序……省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王建强说,疫情期间为了大家的安全,他们进行了“限流”,把不少报名参加活动的团队和个人分散到其他时间。

  9时,省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发起的“博爱献血红十字在行动”千人献血活动正式启动。前来的志愿者约500名,大多是一些团队,有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山西军创基地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综合执法队唐槐执法中队队员等,各自整齐着装。大家佩戴口罩,尽量保持1米距离,有序进行献血。

  省血液中心主任白林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受疫情影响,街头献血量锐减,团体献血量也大幅下滑,导致太原血液库存量偏低。“目前太原市血液库存约5000个单位,日均用血总量约650个单位,日采血量不到500个单位,每天有150多个单位缺口,大约是80个人的献血量。”白林说,随着省城医疗服务的恢复,用血量还会继续增长,“在这个抗疫攻坚的特殊时刻,衷心感谢支持无偿献血事业的广大志愿者和组织本次活动的省红十字志愿者协会。”

  看着献血活动热闹而有序地进行着,忙碌半晌还没顾上吃早饭的王小雨才抽空喝了点豆浆。王小雨是省红十字会事业发展部三级调研员,负责志愿服务工作,她说,联系省血液中心后得知太原采血量缺口较大,他们决定组织此次千人献血活动。“来参加活动的除了省红十字会下属的一些志愿者团队,还有很多人是自己得知活动后主动参加,还组织志愿者队伍、或者号召亲朋好友同事一起来的。”王小雨说,此次献血活动为期一个月,18日、19日这两天,省血液中心安排采血车来省红十字会院内采血,之后就请献血者到就近采血点献血。

  唐槐执法中队队长宁创京说,他是省红十字会志愿者,得知太原血液库存紧缺后,自己就打算来献血,17日,队里组织学习活动,他把这个情况和大伙一说,现场就有不少同事也要参加献血活动,“最后我们决定统一穿着工作服一起来。”宁创京说,他们队来了30多人,还有些值班同志之后也打算来献血。山西军创基地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共来了120人,都是自愿报名的,“国家有难,人人有责。”军创基地应急大队政委杨文荣说,无偿献血是一件光荣的事,“就是应该做的。”

  11时,已有不少人完成献血。一上午忙忙碌碌进行采血的血液中心工作人员没有休息,他们清点血袋、整理献血者资料。“感谢这么多有爱心的人,我们会把大家的爱传递给需要血液的患者,帮助更多人重获健康。”一名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当日共有93人献血,献血量36400毫升。

  当山西晚报记者询问疫情期间市民献血怎样就近选择献血点、需要注意什么时,白林说,太原市六城区和三县一市都有献血点,一共20个,一直正常开放,工作人员对所有献血点进行了严格消毒,市民可以就近选择,放心前往献血。这些献血点的情况可以在红十字血液中心官方微信查询,上面有具体地址和工作时间。献血点的采血车一般设有4个献血位,市民可以在官方微信提前预约献血时间,避免人员聚集。 山西晚报记者 冯戎

  现场

  军创基地摩托车队太拉风  

  18日8时45分,省红十字会院门口,一阵摩托车发动机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随后一个摩托车队整齐开进院内:外形精致的摩托、黑黄相间的骑手服、造型帅气的头盔……这样的摩托车队令所有人眼前一亮,大家不约而同拿起手机、相机一通拍摄。“真帅!”一名准备献血的志愿者说。这支摩托车队属于军创基地,平时主要参加各种公益救援。

  5岁小志愿者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  

  活动现场,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一个小娃娃——5岁的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小羿钦。他穿着志愿者背心、戴着口罩,拿着一摞宣传页和登记表在大人群里走来走去,不时把宣传页递给现场准备献血的人,“给你,了解一下。”说完,有时还有些害羞。羿钦妈妈是一名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成功配型捐赠了造血干细胞,她经常带小羿钦参加活动,“时间长了他都学会了,我说‘捐献干细胞’,他马上就能接上‘我行你也行’。”

  献血200多次,“沈大姐”真棒  

  “她献血200多次,我都记不清次数了。现在是我们血液中心志愿者。”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徐素霞拉着旁边一位穿着志愿者马甲、有些腼腆的女士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接触时间长了,工作人员都被她的爱心感动了,亲切地称呼她“沈大姐”。“沈大姐”63岁,今天不能献血,但她想来帮帮忙。当山西晚报记者问她为何这么热衷献血事业,“沈大姐”只回答了一句朴实的话:“献血是好事,应该做的。”

  我也想要感谢状,我想再献血  

  “我献了8次血,为什么没有这个‘感谢状’。我还想献一次血。”一名穿着唐槐执法中队工作服的人员手拿着一张“感谢状”找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讨说法”,结果遭到“无情”拒绝。他回头用“羡慕嫉妒”的语气跟身边的一名同事说:“拿好拿好,热血英雄。”

  原来,“讨说法”的这位执法人员今年1月刚献过血,17日得知血液库存告急,他觉得自己身体状态不错,就想再来献血,结果按规定两次献血得相隔6个月,他不符合规定。看着献血的同事都领上疫情期间献血特地颁发的“感谢状”,他就有些“眼红”,“我身体不错,真的能再献一次。” 山西晚报记者 冯戎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