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丽芳在进行直播。新华网 发
新华网太原4月20日电(王亮)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杨丽芳和同事们轮番走上直播台,向网友讲解肿瘤的预防、筛查和特色诊疗,“只要患者觉得好,以后还会坚持做下去!”
疫情防控期间,“宅”成了不少人的常态,线上办公、网络会议走近普通人,政府官员也通过直播推介特色农产品。在直播风口下,山西多家医院医生通过直播等各种途径与患者沟通交流。
“疫情的突发性和未知性,激发了普通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需要专业人士释疑解惑;医生传播健康知识既满足了受众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也体现了医者仁心。”山西大学新闻系主任袁文丽表示。
3月初,作为疫情防治省级中医药专家组组长,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李廷荃通过在线讲座的方式,向约15万网友讲解如何在疫情防控中用好中医药手段。“直播中的互动,就像工作中为患者答疑解惑一样熟悉。” 李廷荃说。
在院长的示范和带动下,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直播已达十几场,主题也不止于疫情防控。山西中医药大学宣传科负责人袁晓霞表示,医院根据热点、节气、时令组织有关科室进行直播,从肿瘤防治到春季养生,只要是网友关心的都可成直播主题。
“疫情防控期间的直播就犹如提高公众健康素养的星星之火,希望未来有燎原之势。”山西省卫生健康委有关人士对“直播”多了一份期待,医务工作者通过直播等手段传播健康知识,有利于推动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
图为山西妇幼保健院医生白云通过直播进行更年期知识讲座。新华网发
据了解,在三八国际妇女节的晚上,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医生白云通过微信群进行更年期知识讲座,并相约每月8日相聚;在世界帕金森病日,山西白求恩医院神经内科闫卫红、神经外科刘震洋等多位医生接力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直播。
图为刘震洋医生在进行直播。新华网 发
“直播比线下活动更有效率,涵盖的患者数量也是线下的数倍,线上病人参与度也高于线下。”山西白求恩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刘震洋和同事们提前两周对直播进行准备,“医生不介意成为网红,但更希望知识被追捧。医生愿意用任何方式做科普,只盼病人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
要将以直播为代表的健康科普做好,袁文丽建议要遵循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但也要避免过于强化视觉体验、网络流行语等,以防将健康知识过度娱乐化,消减健康知识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为了适应网友的习惯,赵彦鹏发布的内容从图文向短视频转变。新华网 发
“做健康科普要有热情,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内容输出。”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赵彦鹏医生有二十多万的粉丝。他表示,无论是图文还是短视频,都是内容为王,心里想患者所想,传递的内容才会因为有温度而成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