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在庆云县尚堂镇北侯村果树种植现场,果农们正在定植苗木。“合作社发展果树种植,是我们在年前就规划好的,今年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因谋划早,前期准备工作充足,复工复产后,我们于3月中旬就着手建园,进度很快,目前已种植果树1.2万棵。 ”北侯村党支部书记侯广云介绍。
北侯村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5月,共流转本村66户人家的耕地207亩。传统作物种植,虽能保障合作社的正常运营,但收益不高,社员积极性逐渐下降。如何让合作社增收,成为困扰侯广云的一大难题。为此,他找到尚堂镇党委政府商讨“致富经”。根据尚堂镇产业规划,经过多方考察,在征得村“两委”和合作社的同意后,北侯村决定将合作社建设成为高标准现代果园,该园区投资180万,村集体以集体土地入股,老百姓通过资金入股方式参与,涉及农户16户。
万事开头难。侯广云带领村“两委”班子、合作社骨干成员20余人陆续到省果科所种植基地、临沂果树种植基地、威海产业园等地学习调研,把田间变课堂,提升村民眼界。针对果树种植收益慢的特点,北侯村党支部在种植类型、操作模式上下功夫,规划种植苹果树6500棵、梨树3700棵、桃树3000棵,实现四季有果品、全年有收益。此外,将200余亩果园分为果品生产、农业景观、农事体验、休闲聚集、村民服务五大功能区,丰富乡旅体验。
果树种植在实现贫困户增收上也发挥着作用。村里的脱贫户侯其山由于岁数大、劳动能力衰退,在务工过程中经常碰壁,侯广云便主动联系他到果园帮忙,享受入股分红和劳动佣金两份薪水。
曾经的贫困户侯广胜也是果树种植的第一批受益者。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迫不及待赶到种植现场工作。“种果树不仅能富‘口袋’,更能富‘脑袋’,我学得很带劲。 ”侯广胜说。
据侯广云介绍,果园的苹果树第二年便能坐果,最早见效益。其他果树生长周期长,预计3年后可进入丰果期,果园届时年可产优质水果750吨左右,预计实现年收益1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