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安全区,国内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已转移至边境口岸,为了筑牢涉外疫情防控的“前沿堡垒”,市政府成立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工作组,技术侦察支队民警李阳主动报名参加,逆行向北,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
祖国需要时 他义无反顾
3月24日下午4时,市公安局技术侦察支队发出通知:支队需派一名民警去哈尔滨等城市,从事机场口岸入境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现自愿报名。
“收到,报名!”这是李阳看到信息后的第一反应,也是他迅速回复的第一条信息,接着他又发出第二条信息:“我是一名党员,我要上战疫一线,祖国需要我!”
当晚7时,李阳接到通知,25日务必赶到哈尔滨太平机场口岸。时间紧迫,李阳迅速联系工作组中哈尔滨专班的每一位成员、收集成员信息、建立工作群,确保交通顺畅和后勤保障完备。当李阳与专班所有成员电话确认完出发时间和地点后,已是晚上11点,如何向家里交代的问题浮上心头。
李阳的妻子因过年曾带着儿女回过外地娘家,现在正在家自行隔离。儿子上小学,要上网课,女儿仅有两岁,需要细心看护,都是妻子一人在家照顾。为了不让家人担心、紧张,李阳没有跟家人说此行的真实任务,只说到哈尔滨出差,就匆匆挂掉电话,整理手头的案件,做好案件交接。
旧疾复发 不下火线
到达哈尔滨太平机场已是3月25日晚7时,在缓流区测试体温时,紧张的气氛还是超出了李阳的想象。李阳二话不说,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对接当地省、市两级疫情处置防控指挥部,做到境外返鲁人员未入境前就掌握其确切信息。
市政府驻哈尔滨机场口岸工作专班在机场口岸设立工作站,专班成员24小时轮班值守,确保第一时间与入境返鲁人员无缝对接,了解他们相关情况及需求,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并协助哈尔滨疫情处置指挥部对入境人员进行就地隔离。
在机场面对入境人员,专班成员需要穿戴齐全防护服、口罩、手套、鞋套等防护装备,为了节省防护服、减少穿脱更换防护服的次数,李阳在上岗前坚持不喝水、少吃饭。一天下来,李阳的脸上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痕,贴身衣物都是湿漉漉的,整个人都疲惫不堪。
在高强度的紧张工作中,李阳的痛风病又犯了,尿酸值飙升,脚肿得厉害,但他没有声张,咬牙坚持工作,还是周围的同事从他一瘸一拐的走姿中发现了端倪。来自市中医医院的张耀文医生利用轮休时间用针灸给李阳治疗,才让他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起来。
贴心服务 筑牢防疫防线
“作为疫情防控人员,要把被隔离人员信息准确推送给政府部门,更要把老乡的情绪照顾好,体现出暖融融的关爱之情。”李阳告诉记者,驻哈尔滨专班在确保及时接机的前提下,工作重心向隔离人员倾斜,和每一位被隔离人员实现“一对一沟通”。
从日本回国的李某有10年的抑郁病史,李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家乡话向她介绍了我省对入境返鲁人员的政策制度以及专班的服务宗旨,详细询问她的生活需求及病情,并咨询相关专家,为她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服务,终于得到了李某的理解和认可。在李阳的帮助下,李某不仅心情舒缓,还申请在隔离结束后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到抗“疫”工作中。
为了缓解返鲁隔离人员的思乡之情,李阳提出在隔离点楼下通过展示国旗、宣传标语等方式进行互动,让返鲁老乡感受到家乡的温暖,激动地喊出“中国加油、黑龙江加油,山东加油”。
“作为党员,我将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筑牢涉外疫情防控‘前沿堡垒’,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李阳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