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中原 > 正文

收荒地 种瓜菜“卖”文化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4-23 17:53:55

 

  在“家家整洁、村村清洁”自主治理行动中,冠县定远寨镇各村庄整理出不少空闲宅基和地块。如何让这些资源化为“看得见”的效益?

  该镇依托现有产业和村庄能人,在中部、南部村庄重点发展林木,在北部村庄重点发展葫芦,在西部村庄重点发展瓜菜,在绿化、美化村庄的同时,实现群众、集体“双增收”。

  废弃坑变“聚宝盆”近日,闫袁庄村村南的大坑边,平整出了0.6公顷土地,已经种上了耐碱性较好的白蜡树苗。闫袁庄村土地盐碱,这个大坑废弃已久。坑边有不少农户的边角荒地,长期以来基本没有经济效益,农户之间还常因地边问题发生争执。

  今年春节前后,经过反复研究,闫袁庄村决定将该地块收归村集体,并投资5万余元,对大坑进行挖掘整理,计划利用整理后的坑塘种藕、养鱼,在坑边地栽上树木,村集体每年预期收入可达5万元。

  民俗文化助增收近期,银郭庄村新平整出了1公顷土地,这些土地将用于种植葫芦。产出的葫芦,经筛选后制作成工艺品,将通过正在建设的民俗文化产业园等途径进行销售。

  山东葫仙工艺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鑫贤告诉记者,产业园以他的公司为依托,由银郭庄、北杨庄和吕铺三个村庄整合集体资金入股,投入使用后,可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约50个。根据预期,按占股比例进行保底分红后,每个村集体每年都能增收4万元以上。

  “产业园运营后,通过民俗产业研学、旅游观光、直播平台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可以创造更多效益。”郭鑫贤说。

  街边建起小菜园栾付桂村的街道两侧,以竹竿为材料的围栏以及围栏内的花架已搭建完毕。该村党支部书记栾风文告诉记者,花架下栽植了爬藤类瓜果蔬菜,它们将为群众打开新的致富“大门”。

  原来,栾付桂村和呼家村、张桂村等村庄,依托位于呼家村的育苗基地和酒店,将重点发展蔬菜种植业,由饭店和农户签订协议,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蔬菜。目前,呼家村的白菜、张桂村的金针菜已种植完毕,栾付桂村所需的蔬菜苗也正在进行繁育。“我村街道比较宽,正好给瓜菜提供了生长的空间。换了以前,谁能想到这些边边角角也能带来效益呢?”栾风文笑着说。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