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中原 > 正文

开发区:依托优势产业 实现长效扶贫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4-23 20:31:00

 

  脱贫攻坚以来,开发区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种植业,打造扶贫基地,带动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脱贫。

  日前,在开发区广平乡颜庄村的扶贫基地蔬菜大棚里,村民赵维国和妻子正忙着采摘西红柿,最近已经到了他们种植的西红柿的盛果期,四面八方的采购订单纷至沓来。

  “第一穗已经卖完,第二穗才卖了一半吧,现在卖了两万块钱了。一共五穗,卖完能收入六、七万元吧。”广平乡颜庄村村民赵维国算了一笔账。

  据了解,因为颜庄村种植果蔬品质的好口碑已经传出去了,所以赵维国根本不愁销路。从2017年开始,开发区依托颜庄村大棚种植这一特色优势产业,连续3年整合扶贫资金970万元,陆续建设了34个扶贫大棚,发展扶贫基地。而赵维国承包的就是2019年新建成投入使用的扶贫大棚。

  “2019年产业扶贫资金投入270多万元,建了12个冬暖式大棚,里面种的都是甜瓜,那边还有几棚西红柿。甜瓜第一茬已经卖完了,那棚卖了四万六千元,这棚卖了四万三千元,效益都很好。种西红柿的一颗结五穗,第一穗收入两万元,预计一个大棚能收入八到十万元,效益很可以。”广平乡颜庄村党支部书记梁树青说。

  能够实现首年开门红,得益于开发区在产业扶贫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在充分论证评审现有优势产业后,开发区结合实际,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单位统筹实施域内各村产业扶贫项目,建立扶贫产业基地,提高质量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同时放活经营权,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突破了单村项目发展难、资金不安全、收益保障难的瓶颈,也符合开发区部分贫困人口插花式分布的实际。而这种模式因为前期投入低、回收效益快,村民参与的热情也很高。

  “咱要是建个大棚的话得花二十多万吧,现在人家给建好了,光擎着种,不用投资这么大,种着还方便,效益挺好。”赵维国说。

  “村民看到大棚种植效益很好,去年颜庄村的项目还未建成,大棚就被‘抢租’一空;今年广平乡计划依托颜庄村扶贫大棚这个成熟的平台,再投入资金300万元发展冬暖式果蔬大棚,继续做大这个扶贫基地。”广平乡副乡长贺军庆说。

  “我们在贾楼村新建了10个扶贫大棚,贾楼村报名户达到三十余人,最后通过抓阄方式选择出十名同志,来进行种植这十个扶贫大棚。”广平乡颜庄村党支部书记梁树青说。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