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识别代码上刻印的数字,刻痕比正常情况深了不到一毫米,就凭这一点点线索,太原交警万柏林车管分所民警,断定这辆准备过户的车存在问题。于是,交警抽丝剥茧,一查到底,揪出了一起抵押车移花接木借用事故车相关标识的诈骗案。4月24日,警方通报了案件的相关情况。
微小破绽
4月10日上午,贩卖二手车的李某到万柏林车管分所,准备将一辆花了2.15万元购买的比亚迪轿车过户到自己名下。车管分所所长任晋军按照查验流程,仔细查验了车辆的识别代码、大架号及发动机铭牌等关键部位。
查验车辆识别码时,任晋军发现了异样。原来,识别码的字码是刻印上去的,而刻痕深度是有标准的,且刻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浅。但这辆二手车识别码的刻痕,比标准的3毫米深了不到1毫米。虽然仅仅是不到1毫米的误差,但足以说明这辆车有问题。
一查到底
按照车辆登记证书上的信息,任晋军很快联系到了原车主何先生。
何先生讲,他的轿车在2019年10月出了一次单方事故。因保险过期,且车辆受损严重,维修费用较高,他便没有再修车,而是以3000元价格连车带登记证书卖给了一家修理厂。至于车辆的最终去向,何先生并不清楚。同时,李某也承认,这辆车是他从一名汽修工手中购得的。
至此,任晋军断定,眼前这辆准备过户的轿车,极有可能是借用了事故车辆的识别代码等重要标识。
移花接木
一辆车况较好的二手车,为什么要借用事故车标识?显然这辆准备过户的轿车,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随后,任晋军联系到了卖车的修车工邓某,要求他到车管分所说明问题。
在任晋军反复询问下,邓某终于道出了实情。原来,邓某无意中看到了何先生损毁严重的轿车,而此时,他刚好知道内蒙古有人要脱手一辆因抵押无法过户的同款轿车。
邓某灵机一动,先花7000元买下了事故车和整套手续,再花3600元买下了不能过户的抵押车。
随后,邓某利用工作之便,在自己打工的修理厂内对抵押车进行套改,将事故车的识别码等重要标识移花接木到了抵押车上,再卖给李某牟利。
警方提示
其后,任晋军带领同事,通过连续3天查找勘验,证实了邓某讲述的经过,并固定了相关证据。因邓某的行为已涉嫌诈骗,被移交至公安万柏林分局南路责任区刑警队,并被取保候审。
民警借此案提醒,虽然何先生对车辆的最终去向并不清楚,但其在车辆买卖中存在问题。按照相关规定,机动车过户,必须履行相关手续。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原车主很有可能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大家在车辆买卖时,千万不能一卖了之。另外,在购买二手车时,切不可贪图便宜,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的车辆。 太原晚报记者张晋峰 通讯员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