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何可/文 聂冬晗/图
“五一”小长假,郑州西流湖公园配套工程虽然仍在施工中,但初见雏形的美景依然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游玩。从新修建的湖畔坡地上望去,环湖有水有桥有亭榭,岸边是曲曲折折的走廊。层层叠叠的水面,有时候几只小鸟掠过水面,各类水草随风摇摆,山水间多了些许灵动,就像一幅微微颤动的泼墨画。
郑州西流湖处于贾鲁河河道,是郑州第一个人工湖泊,名字取自“黄河水西流入郑”之意。西流湖改造指挥部负责人说,西流湖公园年底前要建成开放,水域面积将扩大10倍,相比之前的袖珍型西流湖公园,改造完成后的西流湖,从科学大道一直延伸到中原西路,南北跨度8公里,形成“一湖、三区、四核、六园、九岛、十六景”的城市中央公园带。
西流湖北区西岸,一个宽约百米、由3层瀑布组成的叠瀑,成为家长带孩子游玩的好地方。谁曾想到,数年前西流湖还是一个杂草丛生的水沟,如今的生态建设,让这个昔日水沟焕发了勃勃生机,变成了一个绿树成荫碧波荡漾的生态走廊,成为郑州市民游玩休闲的好去处。
“我从小就在湖边玩,那时候的水可清了,鱼虾鳖蟹啥都有。后来西流湖水质越来越差,远远都能闻到臭味。现在水质在一天天改善,湖岸繁花似锦,芳草青青,我真是感觉到了西流湖的变化。”居住在郑州市中原区京水村老居民赵长喜的感受,也是周边居民的感受。
西流湖被称为郑州西区的“城市之肺”。郑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规划面积约39平方公里西流湖及周边生态水系建设,充分利用常庄水库、西流湖、南水北调干渠资源优势,新开挖多条人工河流构成了支撑郑州西区的水生态循环系统,未来的西部城区水域面积占比将达11%左右,使湖区及周边形成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这将大大提升该区域的生态和景观效果,形成郑西“绿心”,成为带动郑州城西发展的生态文化明珠。
优美的生态环境为郑州“西美”战略添上了浓重一笔,也强力推动了生态城区的发展。在西流湖的西侧,总占地1.53平方公里,总投资300亿的郑州中央文化区(CCD)地上地下脉络渐渐清晰。沿陇海路高架西行,大都市气息扑面而来。这边,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有180个窗口为民办事,进驻事项878项,让老百姓“最多跑一次”;那边,状似鸟巢的奥体中心“一场两馆”(6万座体育场、1.6万座体育馆、3000座游泳馆)、文博艺术中心、博物馆和市民活动中心、现代传媒中心等16个“新地标”依次排列,地上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91.5万平方米,包含约9.5公里长的地下交通环廊和约5.3公里长的地下管廊。如今的郑州西区,一座美丽街区、美丽服务、美丽生态、美丽经济为特征的现代化美丽城区正在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