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8日、11日、13日、15日,大众日报在一版连续刊发“鲁义”文章,从“改文风刻不容缓”“改文风就是转作风”“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文风”“讲群众听得懂的话”“改文风要务求实效”五个方面,向不良文风宣战。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读到大众日报“鲁义”文章后,认为“倡导这样以人民为中心的文风,真不愧为1939年在沂蒙抗战根据地山东沂水草屋里诞生的党报。”
5月19日,大众日报刊发李肇星文章《文字要实在、易懂、简洁,服务大众》。李肇星点赞“鲁义”文章,点赞山东“改文风”,讲了几个改文风的故事。
国歌“省”了三个字
李肇星介绍,国歌原是田汉同志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诞生于上海。当时二十岁出头的聂耳刚由田汉介绍入党。他看了歌词特别振奋,主动要求为之作曲,同时认真建议把原词“每一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中的“一”省掉,改为“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把原词中“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简化为“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仅从文风的角度看,省了三个字实效也很好。解放后,这部中国历史上空前伟大的歌曲通过立法程序成为我们的国歌。
文章越短读者越喜欢
1953年,李肇星在山东昌潍专区胶南上初中一年级时,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潘明玉(现青岛市即墨人)教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潘明玉说,白写成诗稿后会到河边给洗衣服的老太太们朗诵,她们听不懂的地方他就修改,直改到她们听得懂,喜欢听。这种联系群众的文风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瑰宝。潘老师还说,只要不影响内容,文章越短,读者就会越喜欢,读者会越多。
《东方红》加个“新”字
李肇星讲了他年轻时陪非洲自由战士去延安学习听到的一件事。《东方红》是一位叫李有源的农民作的词,毛主席听了后要加上一个字: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加一个“新”字,成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加这字很关键。
一般请示报告用一张纸
李肇星讲,他们在外交部起草文件时,周恩来总理要求文字要确切、简洁。一般的请示报告,一张纸写两面就可以了。这样又节约纸又节约批阅和传达文件人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