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短板:一是马铃薯品种以鲜食薯为主,加工薯种植比例偏低。二是规模效益不高,机械化作业为26.6%,欧美等国高达80%-90%。专用加工薯的原料价格为1200元/吨-1400元/吨,进行深加工的冷冻薯制品附加值可达到8倍-10倍。我们要突出“高”“新”,在马铃薯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上发力。
为此,郝旭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强马铃薯良种繁育和科研创新,提高优质加工薯供种能力、覆盖范围和推广力度。加大培育领军企业和企业集群的力度,有效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实力。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多元业态,更好服务功能农业的转型升级。(记者 陈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