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水崖沟位于太原市晋源区蒙山景区入口附近,是蒙山景区的一个景点,也是进出蒙山大佛景区的必经之地。2017年10月26日,滴水崖沿边公路的边坡山体发生岩体崩塌灾害,约两百方破碎岩体从高程940米处坍塌,沿山坡滚落,造成坡脚部分公路挡墙倒塌,部分崩塌体堆积在景区公路边坡上部,直接威胁景区交通和游客的安全,形成重大地质灾害隐患。
随后,山西省地质勘查局213地质队受当地政府委托,启动了蒙山景区滴水崖沟不稳定边坡治理项目。“这个治理项目已经全部完工,目前正处于处于养护期。”213地质队负责人姚文兵说,“你看,这里的这里效果非常好,经过治理恢复的植被看上去和周围环境已经没有区别了,完全看不到曾经发生过岩体崩塌灾害。”
顺着姚文兵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滴水崖沟的边坡上已经长满了青草和灌木,满眼翠绿,生机盎然。
姚文兵表示,在治理过程中,213地质队运用了拥有专利的CBS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也就是“让石头上长草”的技术,主要针对的就是高陡岩石边坡,植被难以生长的区域,通过清除坡面危岩体,安装铺设锚钉和镀锌铁丝网,喷射由沙壤土、水泥、有机质和绿化添加剂混合而成的植被混凝土,实现“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治理地貌景观”的生态修复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