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在大同企业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技改氛围浓厚。据总经理李法友介绍,2020年二季度,公司将通过科技创新,保订单、保市场,实现质量、产量和销量“三赢”。
为加大创新效能,大齿公司建立了以企业技能带头人、同步器加工部首席技师徐玉成,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同时还建设清洗机改造项目,完成后年降本可达188万元。
就在前不久,大同市富达昌煤机有限责任公司也与大同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达成意向,将共建“校企战略合作基地”,发挥双方各自资源和技能优势,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
据大同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近两年,大同市组织全市260家规模工业企业分三批赴中关村智造大街,就企业急需攻关的153项技术课题进行点对点对接,形成一批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大同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8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6家,新培育“专精特新”小微企业20户,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基本成型。(刘月平、马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