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中原 > 正文

数字经济未来“重头戏”有几多

来源:德州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5-28 19:37:51

 

  “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这一安排部署,引发了代表委员高度关注和广泛共鸣。

  “云上中国”前景几何?记者采访的多位代表委员表示,中国拥有发展数字经济的独特优势,当前大幕刚启,“重头戏”还在后头。

  疫情下数字经济表现“抢眼”

  疫情之下,一些传统行业遭受很大冲击。但电商网购、在线教育、在线文娱、移动办公等“宅经济”迅速崛起,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表现抢眼。一些制造业企业也危中寻机,加快业务转型。

  据商务大数据监测,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100多位县长、市长走进直播间为当地产品“代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4.1%,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这提示我们既要正视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面临的新挑战,又要看到加快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蕴藏的新机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表示。

  为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

  不只是应急之需,更是新的“起跳”。报告对数字经济的支持部署正当其时,引发诸多代表委员的共鸣。“在当前形势下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不仅有利于稳就业、稳投资、化解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影响,还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为经济长期向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

  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报告提出一系列举措,旨在为数字经济培育沃土。

  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3万亿元,占GDP比重34.8%。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60万亿元。

  数字经济驶入“快车道”

  报告中的诸多利好政策,无疑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如何行稳致远?代表委员聚焦数字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和政策环境,从安全把控、数据共享、标准制定等多方面提出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呼吁,通过制定标准、推进立法、加强建设等,构筑数字经济防线,提高“新基建”安全能力。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数据碎片化、“信息孤岛”等问题亟待破解。“要培育壮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挖掘、应用等产业,打造各层级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市场。出台相关法规,明确各类数据所有权、使用权等。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赖明勇认为。

  数字经济,未来可期。代表委员普遍认为,“互联网+消费端”只拉开了互联网和实体经济融合的一个序幕,真正的“重头戏”在产品怎么能生产出来。这是一台更大的“戏”,是互联网和产业融合的“主战场”。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