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末的济南,阳光热辣十足,气温已经飙到34℃。28日,在历城区孙村街道科创路中压燃气管线工程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济南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工程施工主办傅嘉琪正背着他的“百宝箱”,穿梭在工地上,测量焊口高度是否达标、查看施工日志、做防腐剥离实验……
所有工人持证上岗 多举措确保安全责任“不悬空”
“沟槽里的石子一定仔细清理干净!”傅嘉琪一边说,一边从工具箱中掏出卷尺,测量沟槽的高度、宽度。“由于燃气管道材料外着PE防腐层,容易被碎石子划伤,进而缩短管材使用寿命,所以需要特别小心。”
看似普通的工作,却需要细之又细、严之又严的工作态度。今年28岁的傅嘉琪已入职5年,一直奋战在燃气工程施工一线,深知每一个小疏忽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在工地上,机器可要比人‘金贵’。”傅嘉琪打趣道。在施工现场,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把大遮阳伞,伞下罗列着管材、高压气瓶、焊机等设备材料。
据了解,这是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为预判施工安全隐患风险点,济南港华燃气不仅对易发生安全隐患设备、易变形材料进行遮阳处理,还要求所有工人持证上岗,配电箱设置专人看护,现场配备灭火器等,这些举措确保了安全生产责任“不悬空”。
一天工作10余个小时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没有值班表
“每次看到项目又快又好地完成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傅嘉琪说。但“真抓实干”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干出来。
为保证济南东部地区冬季清洁采暖具备运行条件,2019年10月28日,莲花山热源厂高中压调压站仅用21天就通过验收,较正常工期缩短70天左右。数字背后,是一群不舍昼夜付出与坚守的燃气人。
该项目施工前,傅嘉琪就遇到了措手不及的“麻烦”。由于调压站选址曾是渣土山,土质松散,承受能力低,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评估后,迅速行动,进行了混凝土浇灌。
现场达到施工条件后,项目立即进入24小时施工模式。施工管理岗实行12小时轮班制,但值班表对于傅嘉琪来说,无疑是“废纸一张”。24小时不间断工作,每天工作近18个小时,成了傅嘉琪的“家常便饭”。同时,他学习借鉴先进生产技术,不断完善施工方案,这也为项目提质提速完成打下了基础。
日行百余公里负责15个项目 他频交精彩“成绩单”
作为部门中最年轻的党员,傅嘉琪勇于挑重担。疫情发生以来,他第一时间返岗,投身到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东院气源保障工程建设中。
时间紧,任务重,傅嘉琪日夜坚守工作岗位,索性把家搬进了工地。面包车、会议桌成了他的“床”,方便面和矿泉水是他的一日三餐。虽条件艰苦,但他和他的团队保持艰苦奋斗的姿态,仅用29天就完成了两个月既定的任务目标,刷新了“济南港华速度”。
在工作上,傅嘉琪频交精彩“成绩单”,但提起家人,他却充满了歉意。该工程施工时,他的爱人已有八个月身孕,他放弃了陪伴、照顾爱人的机会,一头扎进工作中。“好在家人都理解和支持我,这也让我备受鼓舞、充满干劲。”傅嘉琪说。
同时负责15个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日行百余公里奔波在济南的大街小巷,高强度的工作对于傅嘉琪而言已成常态。刀在石上磨,人在苦中练。“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绩是我的追求,下一步,我将继续开足马力,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继续刷新‘济南港华速度’。”傅嘉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