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中原 > 正文

泰安东平耿山口村:曾为生活发愁瘦到80斤的她,终于露出笑容

来源:大众网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6-29 15:16:50

  一瘸一拐地走出楼道,邵士芳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今年38岁的他,是泰安市东平县银山镇耿山口村的一名村民。二级残疾,四肢活动并不太灵活,还要照顾连行动都困难的一级残疾的爱人,以往的邵士芳只能靠着捡废品为生,一年收入只有3000元。2017年,作为山东省黄河滩区第一个脱贫迁建村,耿山口村的第一批村民搬到了耿山口社区,邵士芳亦在其中。

  从平房住进了楼房,社区给邵士芳找了份在小区里打扫卫生的保洁工作,并为他和爱人办理了低保,如今,这名“80后”贫困户的年收入已达2万多元。

  社区给提供了保洁岗位,残疾夫妇现在啥心事都没有了

  点着煤球炉子、住在距离黄河边50米的石头房子里、靠着捡废品为生,这是1982年出生的邵士芳之前所过的日子。被评定为二级残疾的他,还要照顾一级残疾的爱人。就这样,靠着邵士芳捡废品的3000多元年收入,两口子艰难度日。

  2017年,作为山东省黄河滩区第一个脱贫迁建村,耿山口村的第一批村民搬到了耿山口社区,邵士芳亦在其中。

  为了照顾情况特殊的两口子,村委会决定为邵士芳提供在社区里做保洁的工作。一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再加上低保等补贴,现在邵士芳的年收入能达到2万多元,收入是之前的7倍!

  “以前都是在社区食堂吃饭。”邵士芳说,作为耿山口社区村委会特批人员,他是全社区唯一一个可以将食堂饭菜带回家给家人的居民,“现在疫情影响,食堂有点远了,我就不去食堂吃了,在家里做点饭。”

  有了收入,邵士芳的日子越来越好,“以前黄河一发大水,我就担心得睡不着,就怕被淹了。现在什么心事都没有。”

  从80斤到130斤的转变 好媳妇撑起贫困家庭“半边天”

  和邵士芳在一起做保洁工作的,还有61岁的苗立荣,她被评为了“耿山口社区第二届好媳妇”。

  7年前,苗立荣的丈夫因病去世,使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俺老大是智力二级残疾,家里穷导致老三也说不上媳妇儿,还有80多岁的婆婆需要照顾……”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用苗立荣的话说就是“压得头皮都疼”。

  那时候,她就靠种着家里的几亩地过活。“有啥办法?就是慢慢熬啊。”由于忧愁前路,苗立荣瘦到只有80多斤,情绪也一直很低落,“那时候也不好出门,也不喜欢热闹,生活需要钱,可我们家没钱……”

  2017年,苗立荣一家跟随其他居民一同搬迁进耿山口社区,住上了楼房的一家分了两套房,“俺住一套,另一套就在对面,老三一家住。”

  在当地村委帮助下,苗立荣和大儿子都申请到了低保,村委会还给她和大儿子安排了工作,“俺是打扫卫生,老大以前在村子里啥也没法干,现在来了这里,村委会照顾俺们,给他找了个看社区公园荷花池的活儿。”加上三儿子在外面找到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现在,三儿子已经成家,也成为了一名父亲,苗立荣高兴地说:“俺也有了工资收入,除去自己吃喝,还能给小孩买点嘛!你看看俺现在,能吃能喝的,体重都130多斤了!”

  四步走带领贫困户脱贫奔小康

  不论是邵士芳,还是苗立荣,都是耿山口社区居民乘着脱贫攻坚东风实现脱贫的一个缩影。走进他们家中,客厅的墙上都张贴着精准扶贫联系卡、行业扶贫政策明白纸、贫困户稳定脱贫基本信息表、工作动态管理卡……邵士芳还在今年1月份荣获了耿山口社区村委会评选的2019年脱贫奔康先进户。

  正如他们所说,以往能想到的最好的日子,都没现在好!

  “我们耿山口社区有38户建档立卡户,共73人。”耿山口社区副书记、村主任耿进周介绍,在社区入住后,村委会主要通过四方面对贫困户进行了照顾和帮助。

  首先是村党支部书记自己捐资1000万元用于贫困户的房屋差价款补贴;且为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涉及社区绿化、保洁等岗位。由于身体状况,确实无法实现就业的,村委会通过为其申请低保等进行扶持;如果有社区居民遇到了大病或突发困难,村集体会给予其资金帮助,“我们在建设社区期间,部分群众积极捐款,成立了‘爱心基金会’,对平时村里有困难的贫困户及普通群众进行帮助;对于部分特别困难的建档立卡户和临时因病致贫的住户,每年的中央空调费用由村集体承担。”

  此外,对于符合条件的建档立户人员,村委会为其在农商银行申请贷款10万元,由村干部担保,让他们入股企业享受分红,本金和利息全部先由村集体垫付,待企业分红后每次抽取一部分用于偿还先期垫付的本金和利息。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