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中原 > 正文

“遇见·文明威海”网络媒体行正式启动

来源:齐鲁晚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8-23 18:24:49

 

  记者采访在社区食堂就餐的老人。 

  8月22日,“遇见·文明威海”网络媒体行正式启动。此次活动由中共威海市委网信办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承办、威海新媒体联盟协办,40余位省内外媒体及商业平台代表参与其中。此次媒体行围绕“遇见美好”“遇见成长”“遇见精彩”三个方面,深入威海精致城市建设基层一线,挖掘生动故事和鲜活典型。

  媒体行看“美好”

  菜园上了“墙”

  在花园社区,一个生长在“墙上”的小西瓜引起了媒体一行的注意,这西瓜为什么长在“墙上”?

  花园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是一处老小区,泡沫箱种菜、花坛变菜园以前是社区里常见的难题,为了合理解决这个难题,花园社区开辟了一处“墙上农场”,在新村区间西侧整个栏杆装上200多米的雨水管,打了538个种植孔,划分了20个种植区域,孔内种植可食用的蔬菜。

  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记者们的兴趣更足了,提出的问题也更多了。“这些种在墙上的蔬菜如何管理?”“长成了的蔬菜又该如何分配呢?”据介绍,在项目运行中,花园社区实行“农场开放共享,居民挂牌认领”的方法,由前期报名的共建单位和居民认领、种植,社区还免费为他们提供种植器皿、营养土、种子、花卉、种植工具,同时配套酵素房和雨水收集器。

  媒体行看“成长”

  老威海的新名片

  夏日的新威附路,绿树成荫,文艺气息浓厚,仿佛繁华闹市中的“桃花源”。百度记者陈雨晴说,媒体行第一天令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看完这条街后,我特别想在路旁的小店坐一坐,品味这个城市的历史。”

  漫步新威附路,街中商铺相连,设计独具匠心,古老与现代元素交融在一起,让这条老街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记者们一下车便走不动道,纷纷拿出摄影器材,去捕捉自己眼中这座城市的美好。一系列特色街区提升改造工程,凸显老街的人文气质,提升老街的城市功能,一条条老街穿珠成链,为精致城市建设锦上添花。

  这里以“威海1902”时光漫步为主题,将威海卫第一个党小组红色文化、威海船厂文化、威海陶瓷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曾经破旧的汽修厂房,现在成了“初心1932”街区党群服务中心;老陶瓷厂的内部,现在藏着几家文艺酒吧;沿街的破败小房子,也被改造成了各具特色的餐厅、花店和文创作品店。

  媒体行看“精彩”

  “韩”味十足的夜经济

  媒体行第一天到访的最后一处,来到了韩乐坊。这个总建筑面积120万平米的商圈处处彰显地道的韩国元素:摇曳的韩国国花木槿、韩式夜市牌坊、威海市首个楼体灯光秀……

  这时正是华灯初上,烤得酥软焦黄的羊肉串、煎得Q弹鲜香的铁板鱿鱼、酿得甘甜可口的酸奶、炒得麻辣入口的海鲜……此时的韩乐坊,灯火通明,人来人往。

  夜经济哪儿都有,为啥这儿让媒体们“开了眼界”?原来,韩乐坊商圈以突出韩文化为主线,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韩国特色和本土优势,以“一轴两环三节点”为规划架构,以美化、净化、绿化、亮化、国际化、智能化等“六化”工程为主要措施,对每一个细节都用心打磨。

  围绕“三遇见” 用镜头和笔记录威海

  此次媒体行是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之后,威海市委网信办联合媒体组织开展的首次大型集中采访宣传活动。活动围绕“遇见美好”“遇见成长”“遇见精彩”三个方面,在三天时间里,省内外媒体一行40人将对社区食堂、红色物业、城市书房、口袋游园、老旧小区改造、城市道路升级改造、特色风貌街区建设等十余处采访点进行实地采访。

  威海市委网信办主任肖怡表示,希望各位记者能够用手中的镜头和笔,拍摄威海、记录精致,真正把“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全市上下锐意进取、勇争一流的精神面貌全景展现出来。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