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中原 > 正文

大同市云州区 合力攻坚摘掉穷帽 步履铿锵奔向小康

来源:山西晚报编辑:郭晨霞发布时间:2020-12-01 17:05:35

20201201_9ff9207865ffb32f907b989dfd58e638.jpg

  大同市云州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攻坚克难,下足绣花功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2018年年底,全区贫困人口由32568人减少到519人,贫困发生率由30.8%下降到0.53%,圆满脱贫“摘帽”。2019年7月,顺利通过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贫困县退出抽查第三方评估。2020年5月,剩余贫困户全部脱贫。

  压实脱贫责任,强化基层党建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云州区各级干部牢记习总书记的重托,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过硬的脱贫举措,压实责任,全区上下一盘棋,推动脱贫工作取得实效。

  区里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建立了作战指挥部,设立了22个专项扶贫领导小组和9个日常工作小组,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区委常委会和书记、区长扶贫专题会、办公会定期、不定期研究扶贫工作,区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工作队、第一书记与贫困村、贫困户实行“双签”责任制,形成了三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区领导以上率下,牢牢扛起政治责任,带头深入包联乡村开展脱贫攻坚检查和指导,带动乡、村书记进村入户开展遍访工作,党员干部发挥示范作用,切实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形成了包联区领导、驻地企业、乡镇包村干部、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五位一体”的联动帮扶机制和各级干部抓帮扶的浓厚氛围。

  云州区委、区政府累计投入31亿元扶贫资金,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370万元,联系项目资金6260万元,为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帮扶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等;区财政累计投入887万元用于区直单位的帮扶资金、驻村干部生活交通补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体检。利用村组织阵地、“新农民夜校”、村喇叭、公示栏、微信等平台,广泛宣传党的扶贫好政策,让党的声音家喻户晓;宣传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好干部和自力更生、脱贫致富榜样,教育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全社会营造勤劳致富光荣、懒惰致贫可耻的氛围。

  发展特色产业,鼓足农民腰包

  云州区是闻名全国的“黄花之乡”,昼夜温差大、富锌富硒火山土等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五瓣七蕊、无公害、无污染、品质独特的“大同黄花”。该区把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在科学分析研判经济效益、比较优势、市场前景等因素的基础上,把黄花产业确立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各级干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深入到田间地头、帮扶户家中,宣传区里发展黄花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农民一起细算种植黄花和传统农作物的比较效益,消除农民种植黄花的顾虑,帮助领办黄花专业合作社,解决种植、采摘、晾晒、加工、销售等难题,增强种植黄花的积极性、自觉性。

  为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区79个驻村工作队246名队员从机关奔赴贫困村庄,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贫困户当成自家的亲戚,把贫困户的困难当成自家的事情,与贫困户共同想办法、作打算、谋出路,帮助他们办实事、解难题,在服务群众、拓宽贫困群众致富门路的同时,体察了民情,接受了教育和锻炼,增进了干群关系和感情,转变了工作作风,推动了全区黄花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壮大。目前,全区黄花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进入采摘期的11万亩,产值达9亿元,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走出了一条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运作、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大同黄花”已成为该区的响亮名片和全区农民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

  云州区有175个行政村(撤并后为129个),居住分散,窑房、土坯房多。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区投入7.8121亿元,实施了6040户13498人的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和6868户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整体搬迁22个村,新建中心村8个。一座座新房屋、一栋栋新楼房拔地而起,世世代代生活在偏边地区的群众,搬到了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享受到了优越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推进造林绿化,促进就业增收

  多年来,云州区坚持造林绿化不动摇,累计投资3亿元造林绿化。目前,全区林业面积达到10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4.8%,林草覆盖度达到51.2%,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际健康养生基地”“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等多项荣誉称号。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区创新造林模式,组建69个造林扶贫合作社,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经济林托管、龙头企业等模式,造林4.9万亩,带动林区1046名农户加快脱贫致富;聘用378名贫困户担任护林员,人均增收1万元;3522名贫困人口领取退耕还林补助374.02万元。与此同时,规划种植6万亩的火山群、桑干湖、采凉山杏果经济林采摘园区和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省级田园综合体项目,将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桑干国家湿地公园、特色村庄和忘忧大道、火山天路串连起来,引进忘忧农场、黄花小镇等项目,结合黄花、菊花、油菜花、牡丹花等优美风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019年,接待游客1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亿元。2020年,引进总投资15亿元的4个康养项目,促进了经济转型。

  为了确保贫困群众收入有保障、有增加、不返贫,近三年来,全区开发卫生整治、护林护路、治安巡逻、消防安全、网格管理等公益岗位2082个,为贫困户提供劳动机会;发挥合作社、扶贫项目和插花、手工编织等劳动密集型项目的带动作用,吸纳本区贫困劳动力和半劳力7500多人务工;培训黄花种植、黄花厨师、家政服务、民间工艺品制作、农机驾驶员等760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435人。目前,全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8355户17748人,实现就业12106人,实现了贫困户每户就业一人的目标。

  决胜之年不松懈,慎终如始战犹酣。眼下,云州区正进一步激励全区上下乘胜追击,在牢牢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产业、人才、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向着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综合发展区、国际健康养生基地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行。 山西晚报记者 刘俊卿 通讯员 魏军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