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中原 > 正文

考古专家齐聚淮阳时庄,揭秘距今4000年中国最早粮仓

来源:大河网编辑:李茗茜发布时间:2020-12-06 19:09:21

  大河网讯(记者  苗海波 实习生  李东东)12月5日上午,冬日初升,寒风习习,周口淮阳时庄村出土的距今3700年至4000年左右的中国最早粮仓吸引了全国各路的考古专家前来参观考察。

  国家文物局上个月在考古中国发布的五项重大考古新成果里,时庄遗址名列其中。据悉,该遗址是目前发现距今年代最早的夏代粮仓,布局清晰,功能遗存分布范围明确,对研究中原地区早期国家的粮食储备、管理和早期国家治理能力等具有重要价值。此外,这种粮仓面积较小、功能明确的专用聚落,在全国同时期非常罕见,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的复杂化和社会发展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时庄遗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四通镇时庄村南部,是2019年4月一家生物公司准备建厂房时意外发现的。据在此工作的文物勘探队介绍,时庄遗址包含有龙山晚期至汉唐时期的遗存,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中心坐标为东经114° 58' 25.49”,北 纬33° 53'16.28” ,海拔46米。

  时庄村遗址的南部为人工垫筑台地,面积约5600平方米,外侧有宽浅的围沟。考古发掘工作自2019年7月开始至今,在此区域内共3600平方米,发现28处形制特殊的遗迹。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时庄遗址项目负责人曹艳朋说:“这个地方就是古代集中存储黍和粟的粮仓。另外我们觉得这种建筑结构的本身,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见到的粮仓的建筑形制也比较一致,下面有隔水层、绝水层,整个地基建高,外层抹泥防潮,这一系列等等都符合粮仓防潮这种特性。”

  这些粮仓围绕在台地中部居住的连间房周围,外侧以夯土围墙为界集中分布。从布局上看,是一处以粮食集中储备为主要目的的仓城。从出土文物表现的特征看,考古学文化面貌属于造律台文化晚期。根据碳十四测年结果,绝对年代为2000BC-1700BC,时间上进入了夏代纪年的范畴。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