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诈骗的“古钱币”。
■被追回的部分现金。
俩“工友”皆因十分拮据而一拍即合,竟学来一套买卖“古钱币”的诈骗套路来挣巨额“快钱”。面对高额服务费的诱惑,贪便宜的一名赞皇村民不幸“中招”,12万元血汗钱被骗走。
俩工友唱“双簧”诈骗屡失手
石某,鹿泉区人,曾担任婚庆主持,能说会道,因他母亲身体不好,家庭生活压力较大,困顿之余就开始琢磨起“生财之道”。王某,井陉县人,无业,偶尔打个零工糊口,十分拮据。在打工时,王某和石某相识,俩人攀谈中达成共识:一定要找到发财的法子。随后,俩人无意中从网上得到一套买卖“古钱币”的诈骗套路。于是,他们利用部分人贪小便宜的心理下饵实施诈骗。
俩人从古玩市场上廉价购买了“刀币”,然后赋予“刀币”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又从网上搜索到周边县的农村集市,着手开始了“赶农村大集”诈骗的捞金之旅。石某能言当掮客,王某不善言辞当卖主,上演买卖“古钱币”双簧。起初,由于王某演技太拙劣,总说错台词,几次行骗都失败了。
以高额介绍费为饵 钓到“大鱼”
11月10日,不甘心的石某和王某又来到赞皇县某村的一个集市碰运气。石某先是成功搭讪上周某,聊了几句之后石某突然对周某说,他是外地赶集的,集上有一个人卖“古钱币”,他常年收藏“古钱币”,经过他仔细鉴定,那枚“刀币”有收藏价值。他打算买下来,可是人家不相信他这个外地人。“你是本地人,能不能给卖主说一声,只要肯卖给我,我给你2万元介绍费。这个‘刀币’很珍贵,一到手就发财了,我不想失去这个发财的机会。”一番言辞打动了周某,周某心想,只要动动嘴就能白得2万元,这事划算。于是,他就一口答应下来。
周某前去和王某交涉,王某称,他的“刀币”是祖传的,有1700多年历史,要卖18.2万元,因为家里有事急用钱,才忍痛贱卖。周某眼珠一转,转身就去跟石某说,卖主要价20.2万元。他问石某值不值这个价,石某说,这个“刀币”很珍贵,“值”,一到手就发财了。“你去跟他说,说好了我就买,买下来我马上给你2万元介绍费。”一来一去净赚4万元,想到这里,周某兴冲冲地和王某说妥价格。看着鱼儿就要咬钩,石某心里暗暗窃喜。
急于挣巨额“差价” 一村民垫资12万元被骗
接下来,石某又对周某说:“今天我出门急,带的钱不够,要不你跟我回家去取钱吧。”急于挣“快钱”的周某说:“我先给你把钱垫上买了吧,等你取了钱再给我。”石某立即回应:“大哥真是爽快人,等我把‘刀币’倒手卖了,再给你5万元好处费。”周某一听高兴坏了,这样一下子就能挣9万元。他急匆匆地去信用社取了一些钱,又从家里拿了一些现金共计12万元。他想着再去县城取钱凑够18.2万元。眼瞅着12万元唾手可得,“见好就收吧”,石某就没敢让周某再去取钱。于是,石某对周某谎称,家里有急事先走一步,让周某把“刀币”收好,等他拿钱来赎。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等人无望的周某忽然缓过了神,觉得自己被骗了,慌忙来到赞皇县公安局刑警一中队报案。该局合成作战中心联合刑警一中队民警,通过调取案发现场视频、综合研判及大量走访调查,初步锁定了嫌犯石某和王某的活动轨迹。11月13日下午,办案民警在鹿泉区将此二人抓捕归案。
经突审,主犯石某交代了藏匿赃款的位置,办案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将9万元赃款追回。随后,经民警进一步调查,剩余3万元赃款也已被追回。11月14日下午,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石某和王某被依法刑事拘留。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处理中。(文/图 记者 刘琛敏 通讯员 付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