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绛县坚持“横向到边”,按照分片包干的原则,确定了17条街道、87个路段,实行县四大班子领导分街包片、11个牵头单位、106个责任单位包路段责任制及周一下午各单位上街义务劳动制度,推进创卫工作常态化开展。
“我们每周一上街打扫卫生已经四年多了,这已经形成一个习惯或者说制度了。”绛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贾文莉说,目的就是通过干部职工向社会传递全民创卫的氛围,引导市民和商户共同创卫。
随着绛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现在的绛县主次干道干净整洁,沿街店铺都能主动做好“门前五包”,电动车和机动车也都按照各自的停车位有序停放。
“以前大家的车辆都是乱停乱放,我也习惯了开到哪儿,停到哪儿。”绛县市民徐喜庆说,现在各个路段包括小区内都划有固定车位了,乱停乱放的现象几乎消失了。
绛县同时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制定了《绛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绛县县城公厕管理办法》《绛县县城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绛县县城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新建、改建了一批高标准环卫设施,县城公厕数量达到17座,每2500人1座。
创建全国卫生县城期间,绛县清除“小广告”4200余块,清理各种广告条幅、落地广告牌510余块;拆除临时铁皮房、彩钢板房、塑料棚、偏厦等违规建筑物19处;补齐绿地、绿化带17万平方米。县城市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
此外,绛县还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工作机制。三年来,全县二级以上天数平均达到256天,绛县城区环境质量显著提高;食品安全、生活饮用水及公共场所卫生全面达标;传染病防治成效明显;单位和社区卫生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城中村及城乡接合部卫生明显改善,群众对县城卫生状况满意率达93.7%。
绛县将继续贯彻落实爱国卫生法律法规,对标《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落实长抓长治管理机制,不断巩固提高卫生创建成果,实现“创卫为民、创卫利民、创卫惠民”的总体目标。
“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不光是政府的事情,也是我们全体市民的职责。”绛县市民徐俊俊说。(荆冠男 王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