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山西省榆社县城15公里,有一个具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古村落——社城镇社城村。过去,这里人多地少、土地贫瘠、生产技术落后,村里大部分人都是勒紧腰带过日子。
近年来,社城村通过坚持党建引领为“龙头”,充分发挥全村79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产业发展为根本,精心打造美丽宜居新村,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航拍社城村和村旁的花卉种植基地。
打造党建“火车头” 凝聚人心促发展
社城村现有692户、1604人,建档立卡时全村有贫困人口236户、556人。
近年来,社城村党支部着力在建班子、强队伍上下功夫,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的“火车头”和战斗堡垒。
社城村择优选配新成员充实班子,建立起“村干部任务积分制度”,实现干部“人人有岗位、个个定职责、处处做表率”。
他们以花卉、设施蔬菜、中药材种植等主导产业划分六个产业党小组,选拔“党员致富带头人”担任组长,实现“带头服务”与“发挥作用”融合。对村干部职责分工等进行全面公示并进行评分,作为年底党员考核重要依据。
党员张建国表示,现在有制度管着你,有群众看着你,年底还要考核,自己也经历了从“要我干好”到“我要干好”的转变,今后要在发挥表率作用上做出更大努力。
村民们在大棚里修剪鲜花。
党员干部一线冲锋 点燃产业脱贫“主引擎”
社城村两委认真贯彻落实晋中市委“紧紧扭住产业脱贫这个根本”的指示要求,建立“党组织引领+村企带动+能人技术支持+贫困户参与”的运营模式,通过订单生产、就地务工、股份合作、土地流转等方式,与贫困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增强造血功能,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村集体出资40万元成立了锦祥苑花卉公司,由党员种植户、村民代表和致富带头人组成监事会,打造“社城花卉”品牌。经过两年发展,花卉种植基地目前占地150亩,主要种植串红、垂吊牵牛、万寿菊等十余个草花品种和仙客来、一品红、小丽花等十余个家庭用花品种。2020年以来,党员干部已经帮助全村销售家庭用花45万盆、市政花卉80万盆,带动贫困用工200余人,销售收入456万元,利润155万元。
村民郑留英表示,自己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一个月能赚2000多块,不但能照顾家里,还学会了鲜花种植技术,相信全家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社城村还积极申报移民搬迁后续产业,引进服装加工厂,接纳1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每人每月增加务工收入1800元;同时,打造设施蔬菜、花卉、中药材、果树、杂粮、扶贫工厂等六大主导产业。
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让社城村旧貌换新颜。
抓党建提升治理水平 乡村振兴有了“助推器”
社城村聚焦破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打出“治理有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提升组合拳。
社城村将全村划分为11个党建网格,党小组长兼任网格长,有效推动党的领导和基层民主治理有机融合。
同时,建立村民文明新风积分制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村民公约、文明公约,开展“洁美家庭示范户”“最美家庭户”评选和“孝善养老”爱心积分兑换等活动,推行“文明孝善红黑榜”,不断提升基层德治水平。
村两委还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的突破口,争取到了2000余万元项目资金,实施了道路交通、生活用电、安全饮水等13个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如今的社城村,产业兴了,农民富了,村庄美了。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2019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千年的古村落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梁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