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中原 > 正文

太原高中生考核评定 学习成绩不再是唯一标准

来源:山西晚报编辑:郭晨霞发布时间:2020-12-09 16:43:06

  今年秋季学期起,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太原市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级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建设单位,新教材、新课程投入使用后,教学将会有什么变化,一直受到很多老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关注。12月8日,太原市政府召开“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会”,成立了示范区建设相关工作组,并对未来三年示范区建设的规划进行了解读。

  太原80所高中成为项目基地校  

  为全力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在太原市的全面实施,太原市成立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组建了学术专家组、学科指导组、信息组等。目前,已形成市政府宏观引领,市教育局统筹领导,市教研科研中心和各高中学校具体实施的三级联动机制,以保障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示范区工作有序推进。同时,还成立了“课程建设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组织管理”“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发展指导”五个项目组,全市80所高中为五个项目组的基地校。

  同时,太原市教育局制定了《太原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工作三年规划(2020—2023年)》(简称《三年规划》)。未来三年,太原市各高中学校将结合本校实际,突出优势和特长,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考试评价等关键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在开发选修课程、推进选课走班、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健全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和完善办学质量等重点环节实现突破,在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变革、促进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发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991年,我省承担了“两省一市”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方案的实验任务,2008年我省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两次改革中,太原市作为省会城市积极参与,围绕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考命题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和丰硕成果,为推动实施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新课程新教材的“太原模式”  

  根据《三年规划》,到2023年,太原市将成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特色鲜明、领先中西部、能示范引领全省的先进示范区,形成系列保障新课程新教材规范实施的太原经验,形成区域创造性落实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太原模式。推进会上,教育部门也对“太原模式”中涵盖的四个示范区内容进行了解读。

  一是全面发展育人示范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全面发展,五育并举”的方针,准确把握高中培养目标,全方位开发德智体美劳课程,发挥各门学科和各类活动的育人功能,探索综合育人方式和评价体系,探索形成具有太原特色的、指向全面发展教育目的和核心素养目标的高中育人新模式。

  二是课程建设实施示范区。探索形成区域整体推进课程建设的指导方案。规范实施国家课程方案,在开齐开足各类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校立足实际,制定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构建学校课程体系,规范开发门类多样、类型丰富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品质的选修课程,规范选课走班,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三是课堂教学改革示范区。指导学校积极研究新课标与新教材,在合理使用新课标新教材的基础上,开展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确立课改新理念,探索项目化学习、单元学习、情境教学等课堂改革新举措新路径,深化完善“思政课”与“学科思政”的改革,形成指向“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和新面貌,形成具有太原特色的高中课堂教学新模式。

  四是教研科研引领指导示范区。立足太原教科研实际,发挥太原市教科研队伍和机制的优势,建立教科研机制,编制服务高中课改的教科研内容系列,探索教科研组织方式,促进教科研成果凝练,形成富有太原特色的、支持高中课改的教科研新经验。

  开展基于学业的考试评价研究  

  《三年规划》中,有一点格外引人注意。就是通过示范区建设,太原市将建立普通高中学生评价新机制。学习成绩,不再是对高中生考核评定的唯一标准。

  开展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考试评价研究。关注“素养中心”的命题内容,创新试题情境和形式,突出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测查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办法,探索音体美学科的技能测查办法。以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学科教研员为主体,高校学科专家为指导,开展普通高中各学科的考试命题研制,形成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各学科高品质考试套题。

  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指导全市普通高中研发综合素质记录工具,探索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促进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积极探索音体美质量检测有效机制。研制测量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负担、价值观确立等非量性的评价工具,形成全面评价学习进展的评价工具,为大规模开展学生评价提供依据。通过建立学习档案袋、表现性评价等新型评价机制,推动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机制,科学评价学生的音体美等多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建立学生综合素质信息平台,指导全市普通高中客观及时记录学生成长轨迹,科学评价学生素质。山西晚报记者 杨晶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