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中原 > 正文

【深化“转作风、提效能、比担当、做贡献”活动】投资创业,风景这边正好

来源:新邯郸客户端编辑:健翁发布时间:2022-08-05 16:58:44

  投资创业,风景这边正好

  ——复兴区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26个项目完成签约,总投资额207亿元;市场主体净增3078户,全市第一;

  开工在建项目76个,建成投产37个,29个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半年投资任务;

  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73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5%,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数字无言,却最有力,它真切地映射出复兴区营商环境的建设成效,释放出该区大抓营商环境的鲜明信号。

  今年以来,邯郸市复兴区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事关全局发展的战略位置,以创新机制、再造流程、压缩时限、优化服务为抓手,聚焦“态度”“力度”“速度”“温度”“热度”,强化主动服务意识,营造出“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使者、个个代表发展形象”的浓厚氛围。

  推进“放管服”改革为企业发展铺路

  一个投资5亿元的项目,一大堆手续证件依次办理下来,从开工建设到设备调试,最快也得用一年时间。而在复兴区,这一时间缩短到5个月。

  位于复兴区的河北宏贯路桥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紧张地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工作。项目负责人王强对审批建设的速度感到惊讶,更让王强没想到的是,复兴区对企业职工落户、子女上学需求也给予合理安置,“复兴区帮企业解决后顾之忧的态度和温度,坚定了我们打造成为华北地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的信心。”

  高效率的背后是复兴区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的扎实成效。该区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对市场能够有效调节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持续做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加法”和压缩办事流程的“减法”。

  该区以“项目为王”,推出了审批立项“一日办结”制度,最大程度提高审批效率。一改过去一个项目在拿地之后,需要依次办理不同证件的繁琐程序,而是创新制度,各部门提前介入,并联审批,同时推进。为重点项目、企业配备首席服务官,全程帮办、代办、跟办、跑办,让企业办事“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助力项目早投产、早见效。

  为了帮助企业快速落地,复兴区实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凡在复兴经济开发区落地的项目,打破传统土地资源配置障碍,明确项目落地遴选标准,全程做好各项评估,由政府统一打包买单,全面提高审批效率,减少企业审批成本和时间,每年新增标准地50%以上。同时,建设一批绿色制造产业园、小微产业园,让符合条件的项目业主签约即可购买设备生产。此外,根据项目性质和业主意愿,可由项目业主出具项目发展规划和厂房图纸,建投公司组织施工,项目业主成本回购,全面加快项目投产达效进程。

  “从前期手续、项目用地到各种证件的办理,我们都全程代办,全程帮扶。建立项目业主群,业主提出的问题,我们3分钟回复,15分钟到达现场,一小时内提出解决方案,全力打造尊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助推项目加快落地。”复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姚洪波表示。

  推动政策落地架好暖企“连心桥”

  “留抵退税政策对我们公司就是雪中送炭。有了这样天大的利好政策,我们一定会加快建设、早日投产、达产。”河北金元矿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济民介绍,该公司正处于筹备建设期,因资金缺乏举步维艰时,复兴区税务局第一时间到企业开展实地核查和指导,帮助企业在第一时间申请到1837万元留抵退税资金。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企业、群众满意是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尺。”复兴区财政局局长刘新建称,该区将留抵税额以“真金白银”形式实实在在退还给企业,相当于为企业增加了现金流。

  据介绍,复兴区推出了“智能送策”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让目标企业第一时间收到精准助企纾困政策,确保惠民利企政策快速落地见效,让企业切实受惠。

  该区在落实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6个行业留抵退税政策的基础上,又对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个行业企业进行留抵退税,今年1至6月份,全区共为企业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61632万元;继续实施六税两费及制造业中小微缓缴退税,上半年全区未及时享受六税两费及制造业中小微缓缴税费政策的企业累计退税725万元;落实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等助企纾困政策,1至5月份,全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政策累计缓缴4152万元。

  该区继续实施稳岗、社保等民生政策,加大稳岗支持力度,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为全区1158家符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条件的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354万元;并将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由1.5%降低为1%政策延续实施至2023年4月30日。

  为使要素保障更加高效,复兴区建立健全“六个一”帮扶机制,坚持分包区级领导和分包部门全部下沉一线,面对面了解项目建设用工、用料、物资调配等方面困难,保障辖区重点项目施工建设需求。同时,实行三级包联制度,对每个重点项目,全部明确分包区领导、分包部门和包联具体责任,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种难题,项目建设成效与干部选用挂钩,激发其干事创业激情。

  给市场松松绑 让群众办事少跑路

  今年5月,市第五中学学生餐厅需紧急办理营业执照。本着特事特办原则,复兴区连夜协调相关职能审批部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集合,为企业开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全程帮办,远程协助公司股东进行实名认证,在线帮助企业填报信息,顺利为企业颁发营业执照,全程仅用时4个小时。

  之所以如此快拿到证照,缘于该区将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等企业开办环节纳入服务专区,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企业开办一个工作日内办结的举措,为市场主体准入营造了宽松环境,力求便民服务措施让办事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据了解,为进一步精简审批程序,复兴区对行政许可事项逐项梳理,通过三轮“瘦身”,将申报材料数量由786个减少到119个、办理环节由116个减少到36个;公布群众高频事项“一次办”清单55项,实现3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创新推行“视频勘验”,提升勘验效率,缩短出证时间;编制“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审批服务事项目录、“五级四同”政务服务事项及实施清单,建立审批与管理相分离的行政管理体制,使群众办事少跑路。

  在服务民生方面,该区11个乡镇(街道)、112个村(社区)全部设立综合服务站,实现审批服务“就近办”,让“百姓办事不出村”,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100米”;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抓手,通过布设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推进公安、税务、人社、医保、民政、卫健等领域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接入,为企业、群众提供自助式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错峰办理随时办理。全区42个部门共有1325项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100%,行政许可全流程网办率97.61%,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网上事项依申请可办率均为100%。

  让良法善治生根建好护企“防护牌”

  为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提高监督效率,复兴区在全区开展“十百千万”系列活动,即集中开展十大利剑行动、走访百家企业行动、签订千份承诺书活动、实施万人问卷调查互动,重点治理侵害服务对象利益、破坏投资环境、影响行政效率、损害发展形象等“推、拖、卡、拿”破坏营商环境问题。

  作为十大利剑行动之一,复兴区采取单位推荐、资格审查、择优比选,在全区内聘任20名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他们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代表、企业代表、市场主体代表以及媒体代表。

  “成为复兴区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后,我将充分发挥企业和政府之间‘桥梁’和‘纽带’作用,主动作为、履职尽责,为打造公开透明、一流高效的营商环境作贡献。”企业代表、邯郸市西美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帆兴奋地说。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复兴区建立健全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机制,该通报的通报、该处理的处理、该问责的问责,倒逼问题整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对吃拿卡要、‘热’刁难、‘冷’服务等败坏营商环境行为,一律零容忍,坚决不‘贰过’。”复兴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下一步,复兴区将围绕“五大产业领域”,加大招引力度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持续清理规范审批事项、申报材料、办理时序等内容,应减尽减;创新审批手段,做到“一枚印章管到底,清单之外无审批”,并且按照“应联尽联”的原则,除必须线下办理的环节外,项目建设涉及的行政审批、备案、评估评审、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等事项,实现办事只进一扇门、只到一个窗、只填一张表、最多跑一次,降低营商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政银企对接,为企业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力争更多高质量的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尽早开工投产。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崔桂敏 通讯员 苏腾飞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