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安阳 > 正文

“红马甲”的第1189天

来源:安阳日报编辑:李茗茜发布时间:2019-12-11 14:29:53

义工们端出热腾腾的粥准备开饭

  □记者 王庆华 文/图

  冬日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出。

  凌晨5时多,中州路与安钢大道交叉口旁的一家店面已经开门,透明门帘映出温暖的灯光。黑黢黢的路边,两位裹得严实的老人摸索着停好三轮车,相携着走上台阶进了门。不远处,隐约还有人走来。

  由寒冷沉寂的大街进到屋里,叮当的炒勺声、油烟机的轰隆声,让这个四五十平方米的房间格外热闹、活泛。十几位身着红马甲的慈善义工麻利穿梭,忙着摆桌椅和餐具。

  11月28日,“忠义爱心粥屋”的慈善义工像往常一样,在黎明前开启了全新的一天。

  这个由郑建钢、吴如林、刘金书、王向军等几位普普通通的生意人在2016年共同发起的民间爱心组织,于今年7月被正式吸收为安阳市慈善总会慈善义工团,已连续3年免费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早餐10万余人次,固定义工达49人。这里不仅是义工的服务阵地,更成为不少老人的一个家。

  6时20分,已有六七十位老人陆续到了。义工和老人们一起来到门前空地上,相互按摩拍打肩背。五六分钟后,简单的活动让人血脉通畅,老人们排起长队准备进屋就餐。

  小米粥、炒菜、大白馒头弥漫着白色蒸汽,热热乎乎、飘着香味儿从厨房里抬了出来。老人们依次领取早餐,端到几张长桌前开始享用。“您慢着点儿。”“别慌,不着急。”义工们边提醒老人小心端碗,边分工明确地为老人盛粥、盛菜。

  “每天来的老人少的五六十人,多时120多人。”趁大家吃饭的当口,42岁的王向军告诉记者,他们中有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也有条件不错的独居老人,无论刮风下雨,他们几乎每天都来这里吃上一顿早餐。一粥一饭,不仅暖心暖胃,更重要的是能借机跟人说说话,排遣晚年的孤独寂寞。

  “当初就是想做点好事。”王向军说,自粥屋开始运转以来,食材和租房费用由义工和爱心人士捐赠。他拿出手机,让记者翻看每日捐款明细:1元、5元、10元、100元直到上千元,每一笔捐款都以红包或转账方式发到“忠义爱心联盟”微信群里,当晚10时,刘金书统计全天的爱心捐款以及支出、善款余额,周小静记账,大家共同监督。

  义工中有经商的、退休的、下岗再就业的,也有保洁工人、人民教师和公务人员,最大的已年逾古稀,最小的还是初中生。无论身在何处,“我奉献、我快乐”发自每一个人的内心。于文涛、魏志萍、李晓林、马燕、李勇,还有73岁的程素兰、张孝仁,他们几乎每天都去粥屋做饭,组织策划义工活动,其他义工只要有时间就来帮忙。“没有任何报酬,可大家都愿意来到这个大家庭,不来就觉得心里缺点儿啥。”一位义工说。

  说话间,一位60多岁的大爷边喝粥边拿出100元钱放进捐款箱里。洹北中学的李海英老师是第二次来这里,她帮忙分发早餐后,也捐出51元钱,并表示希望加入义工行列。

  7时许,老人们吃完早餐陆续走了。义工们喝完剩下的粥,便开始清理工作,准备奔赴不同的工作岗位。

  “忠义爱心粥,免费奉粥第1189天,就餐人数77人。”一位义工郑重地在一块红色板子上写下这样的字样。

  明天,他们还将带着爱来到这里,继续温暖人生。

  记者手记

  我奉献  我快乐

  在安阳,像“忠义爱心联盟”这样的志愿服务组织有许多个,他们在扶老济困、助残救孤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和义工共同经历的这一个冬日早上,记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一些人沉溺思想空虚与生存焦虑的当下,这一群“红马甲”为什么每天天不亮就出门,甘愿跑上十几公里,免费为他人服务?

  他们中的许多人收入不高、学历普通、职业平凡,但在爱心粥屋里,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放着光。他们彼此鼓励,彼此祝福,无惧风雨,向日而生。他们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真真切切地从内心感受着精神的富裕和快乐。

  虽然忙碌,但是踏实;因为奉献,所以快乐。

  我想,这就是我从他们身上找到的答案。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