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慧 通讯员 宋彦臣
今年10月1日,国庆节、中秋节“双喜临门”,“十一”假期长达8天。两个节日的“碰撞”使今年“十一”假期的节日氛围格外浓厚。除了出游,人们走亲访友、亲朋聚餐的频率也大大提升。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确保安阳市群众吃得放心、玩儿得开心,是市场监管部门面临的一次大考验。为此,安阳市市场监管局立足本职工作,加大对食品、价格等市场领域的监管力度,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了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消费环境。
加强“双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
我国素有“民以食为天”一说。特别是当国庆节“撞上”中秋节,全国人民纷纷借一顿团圆饭表达对祖国和家人的祝福。食品安全是关系群众生命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安阳市市场监管局抓住关键,通过提升食品安全群众参与度、监督检查力度、食品抽检靶向度、专项整治强度、应急处置响应度,全面加强节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双节’来临之前,我们制作了宣传安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视频,通过户外LED屏播放,扩大食品安全宣传影响;持续开展保健食品科普宣传,将保健食品警示宣传海报1000份、警示宣传单2万份发到各县(市)区,引导群众科学、理性消费保健食品;通过市市场监管局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双节’期间食品安全警示,提醒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中秋节食品,就餐和订购外卖餐饮食品时选择证照齐全、量化等级高的餐饮单位,以保障节日期间就餐安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旨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增强社会监督意识,提高人们的维权能力和科学素养,营造浓厚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针对节日期间,群众在外就餐频繁的情况,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食品的安全监督检查力度,采取实地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严厉打击销售超过保质期、“三无”、伪劣等食品违法违规行为。86家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接受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监督,168家旅游景区餐饮单位、26家集体聚餐承办单位接受了排查。市场监管部门检查各类市场36家次,检查食品销售者1621家次,排查出的10个安全风险隐患已全部处理到位;对安阳高速公路服务区、林州黄华风景区的两个农家乐开展食品安全“查餐厅”活动,检查结果总体优良。
市场监管部门将肉制品、酒类、炒货食品、饮料、食用油等热门食品作为重点抽检对象。截至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共抽取包括淡水虾、海水虾、大闸蟹等在内的食用农产品、月饼等50批次,检出批次合格率100%;开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市28家农贸市场(含7家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拉网式监督检查和排查整治,共排查食品(食用农产品)经营者1236家次,发现问题96家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95份,立案查处食品违法违规案件11起。
“双节”期间,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应急值守和舆情监测,着眼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从9月15日至今,12315投诉中心共受理投诉举报咨询2533件,其中,投诉举报487件,已办结283件;咨询2046件。投诉、举报均第一时间分转至辖区经办单位。
加强“双节”期间市场价格监管
为进一步规范“双节”期间的市场价格秩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对与群众生活、节日消费密切相关的主副食品及各类服务行业经营者的价格行为进行监管。第一,重点检查居民生活必需品及特色消费食品的价格,切实加强对农副产品特别是猪肉等波动较大的农副产品的监管,对于供应偏紧、价格上涨较快的商品,加大检查频次,依法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第二,对群众在旅游景区及周边产生的餐饮、住宿、购物、观光、停车等消费加大规范治理力度,增加对游客消费集中场所的巡查力度,严肃查处虚假优惠、低标高结、模糊标示价格、不标示价格附加条件以及在景区擅自设置“园中园”门票等变相提高门票价格、捆绑销售等变相涨价行为;第三,对交通运输、车辆救援服务和高速公路收费等加强监督检查,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和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
“我们密切关注节日期间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化,通过分析研判,发现苗头性、倾向性和潜在性问题,第一时间预警及上报,维护稳定的市场价格秩序。我们日均出动执法人员130余人次,巡查检查经营者310余家;对大型购物中心、商场超市以及消费者举报、新闻媒体反映集中的经营者及时进行检查,依法查处虚构原价、误导性价格标示、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行为。”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检查,确保了节日期间市场商品货源充足、价格总体平稳有序。”
加强“双节”期间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市场监管部门在保障群众“舌尖安全”的同时,加强对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群众买得放心、玩得开心。
“双节”期间,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对全市重要工业产品进行第二批次监督抽查,对全市218家企业的30种重点产品及日用消费品的质量进行监督抽查。抽查范围覆盖6大门类,包括煤、成品油等涉环保类产品;电热毯、防火门、电线电缆等电器火灾产品;水泥、钢筋、安全玻璃等建筑类产品;一次性塑料餐具等与食品相关产品;配装眼镜、家具等重点消费类产品。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组织人员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他们以商场、医院、车站、游乐场所的特种设备为重点,突出对涉及民生的电梯、大型游乐设施、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等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否建立并有效实施、人员持证和培训是否符合要求、设备档案是否完备、设备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是否到位、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在有效期内等进行检查。
截至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35家,排查出安全隐患47处,完成整改33处,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1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