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党百年即将到来之际,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的召开,鼓舞民心、鼓舞信心、鼓舞创新!会议号召我们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解决当前新问题,使改革更好回应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推动安阳市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回首来路,唯有总结经验,择善而从。去年以来,在市委深改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改革办紧扣推进高质量发展,紧盯破解发展中难题,紧抓打好改革主动仗,谱写了“三个一”的新篇章,改革信息工作位居全省第一,全省优秀改革成果评比荣获一等奖,全省改革系统第一届新闻宣传业务培训班在安阳举办。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宣传安阳市改革亮点,一些地市前来学习交流,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李公乐批示:“请发改委和相关县(市)区认真学习借鉴,转化成改革措施。”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家健批示:“很好,类似改革措施,可多提炼总结上报。”市委副书记李亦博批示:“情况不错,希望继续保持。”市委常委、秘书长董良鸿批示:“可喜可贺,继续努力。”其亮点工作可归纳为“五力同驱”。
一是着力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去年,安阳市两个国家级开发区被省委改革办确定为全省第一批改革试点后,市委改革办下好先手棋、打好当头炮、当好排头兵,牵头组织外出考察、内部调研,确保改革出真招、见实效。省委改革办在《关于全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推进情况的通报》中对安阳市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召开全省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广安阳市改革经验。
二是着力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市委改革办积极与市住建局协调配合,科学谋划工改工作,认真开展实地督导,推进工改落地见效,建筑许可指标连续两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名列第一。省委改革办主任王智慧、副主任王旭先后莅安调研工改,给予高度评价。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在安阳市召开,市委改革办撰写的《安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再提速》被省委《调查研究》《改革简报》刊发。
三是着力创新智慧交通治理体系。市委改革办多次深入市交警支队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凝聚合力探索智慧交通发展新路径,靶向施策破解交通顽瘴痼疾。去年,安阳市投资约7000万元完成交通大数据指挥平台建设,构建了智慧交通系统新型勤务机制,缉查布控系统信息化应用成绩排名全省第一名,并在全国专家会上作典型发言,为安阳市道路交通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提供了数字化保障。
四是着力抓好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河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课后服务对象是有服务需求的义务教育阶段本校在读学生。此文件下发后,市委改革办多次与相关部门共商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牵头组织实地调研,勇于担当民生关切,及时联合下发了《安阳市教育局等六部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在省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把高中也纳入课后延时服务范围,使安阳市44所高中、95064名高中生、6538名高中教师也可享受教育改革红利,助力安阳市教育事业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五是着力打造改革宣传新模式。市委改革办打造了安阳改革宣传“1+1+1”新模式:1.策划1次采风。上对接、表亮点,积极对接省委改革办和省社科院、《党的生活》杂志社,在全省首次开展了安阳改革亮点采风行活动,将安阳市改革亮点通过省级主流媒体向省领导汇报,向全省人民展现,传递了安阳改革最强音。2.发表1篇文章。在省委核心期刊《党的生活》上发表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李公乐署名文章《打造安阳高质量发展新引擎》。3.开辟1个专栏。在《安阳日报》开辟《改革兴安》专栏,《河南日报》第11版特刊刊发《砥砺奋进激情改革绽活力》。
展望未来,唯有改革创新,守正笃实。“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我们每个人都是改革的受益者和推动者,定当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精神,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方能攻坚克难、全面发力,方能闯出新路子、打造新高地,方能为实现“一个重返、六个重大”目标任务、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注智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