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6月21日凌晨,广东医科大学紧急集结数千名医学生支援抗疫一线。没有豪言壮语,从一条条刷屏的报名信息中,我们读出了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又是一年毕业季,随着一场夏日毕业歌会刷屏网络,告别、远方、青春、奋斗……歌声里不仅唱出了珍惜青春的感伤,还唱出了高校毕业生为青春奋斗的心声。据统计,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总数再创历史新高。去哪座城市?选择什么职业?怎样为理想奋斗?高校毕业生用实际行动写出了答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姑娘苏比·艾合买提2018年考入复旦大学,大二那年应征入伍,来到海拔3700多米的军营,成了西藏高原女子飞行班的一名战士。网友纷纷评论“你笑起来真好看”“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像苏比·艾合买提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主动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踊跃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干事创业,他们把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为广大有志青年树立了榜样。
同时,各高校也以思政教育引导毕业生将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用科学的就业观念为毕业生打开求职思路,用专业的规划为毕业生寻找发展路径,用崇高的理想引导毕业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取得良好成效。比如,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大学、云南省学生联合会共同推出《你好,大学生》融媒体思政栏目,专门开设“就业直通车”,连续两年开展基层就业的专题直播,邀请西部计划志愿者、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支教团的年轻人分享他们的基层工作故事。收看直播后,就有云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报名了西部计划。在各地、各高校、广大辅导员的积极引导下,5年来,仅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每年到西部地区就业1.6万人、基层就业2.4万人,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牢记总书记嘱托,越来越多的青年认识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青春理想的目的地,也是新时代青年与祖国同心同向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