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安阳 > 正文

安阳:俺给领导留句话 村里道路变化大

来源:安阳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1-07-19 09:42:06

  7月16日上午,我们来到安阳县韩陵镇东于曹村采访,说到村里背街小巷硬化时,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国栋讲起了一段村民网上留言请求修路的故事——

  2020年7月19日,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一则署名“张晓”的留言,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我们是韩陵镇的,家门口的小巷子什么时候修修啊,出行太不方便了……” 这位“张晓”原名张艳茹,是一位“90后”妈妈,家住韩陵镇东于曹村,平时在距离家10公里左右的市区一家企业上班。

  “俺家两个孩子还小,奶奶80多岁了,万一摔着了可咋办?”因为家门口道路没有硬化,出行不便,每天她出门后就很担心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上网时发现有这么一个可以说话的“地方”,于是就在上面留下了这么一番话。

  让张艳茹想不到的是,两天后,从镇上来了两位女干部。这两位“不速之客”是韩陵镇镇长马姝玮和韩陵镇人大主席秦艳珍。

  原来,接到张艳茹留言反映的问题,市、县领导极为关注,经批转,马姝玮、秦艳珍专程前来实地查看情况。二人一边和张艳茹拉着家常,一边房前屋后走走转转。正像留言板上所说的,门口约3米宽的巷子杂草丛生,雨后泥泞遍地,无处落脚。像这样的小巷子,村里还有不少条。

  从东于曹村调研回来,如何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如何筹集资金硬化背街小巷,很快列入了韩陵镇党委书记冯玉存、镇长马姝玮的工作日程。经过初步排查,全镇背街小巷硬化率不足40%,约有70万米的小路需要硬化,测算全部硬化费用需要近千万元。

  就东于曹村而言,全村2080人,村集体经济薄弱。前些年虽然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村内主要干道硬化了3000余米,但仍有4600米次干道、小街道没有硬化。为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镇里组织东于曹村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党员大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确定了村里道路硬化五年规划。

  很快,轰隆隆的钩机开进了村里,背街小巷路面硬化一米一米向前推进着。修到自家门前时,张艳茹和邻居一块儿张罗,除杂草、平地面,忙得不亦乐乎。

  “东于曹村修路,采用的是‘政府+村委会+村民’模式。”这是一套什么办法呢?韩陵镇副镇长张攀介绍,“由于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原材料费用由镇里承担七成,村民只用承担三成,村里负责路基平整、道路硬化施工等费用。”

  “这样算下来,每户拿的钱就很少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国栋说,“目前,修路主要的原材料是商砼,一立方米商砼价格在310元至340元,住户比较多的街道,平均一户大约用八九立方米就够了,摊下来一户花费500元到1000元。”

  很快,村前村后杂草丛生的道路一条接一条硬化完毕,房前屋后的杂物、垃圾踪影全无。

  张艳茹的留言,一直记挂在市领导的心头。

  背街小巷就是广大农村的毛细血管,其畅通与否,关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村庄的生态宜居。今年年初以来,安阳市多次召开现场会、推进会,一场农村背街小巷道路硬化攻坚战全面打响。

  借着全市这一民心工程的东风,今年,东于曹村又新硬化路面1500多米,加上去年修好的800多米,该村共硬化背街小巷2300余米,一条条通往百姓民心的“幸福路”在村里铺展延伸。

  “俺真没想到,这件事办得这么快、这么好!去年,家门口的路修好了,今年村里又新修了好几条路,看着俺村越来越好,大伙儿甭提多高兴了!” 临近中午,记者连线正在上班的张艳茹,电话那头传来了她兴奋的声音。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